据媒体报道,国土资源部已将一份涉及全国1457宗闲置土地的统计表交予银监会,银监会将根据这份“黑名单”做一次全面的风险排查工作。8月4日,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商业银行人士均表示,目前尚未收到银监会上述“黑名单”。
国土资源部联手银监会排查闲置土地的消息释放出一个明确信号:4月份房地产调控新政出台后,包括国土资源部、住房建设部、银监会在内的多部委,正酝酿并推出联动措施,有效调控房地产领域风险,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措施便是“名单式”管理。
记者获悉,目前银监会已收到来自住房建设部的资质好的开发商名单,并转发给各家商业银行;此外,正争取掌握受过处罚的开发商名单。
实际上,对房地产企业实行名单式管理已经成为商业银行通用的信贷管理手段。
央行数据显示,2010年一季度,我国主要金融机构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城市信用社房地产人民币贷款新增8457亿元,季末余额同比增长44.3%,比上年末高6.2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新增3207亿元,季末余额同比增长31.1%,比上年末上升0.5个百分点。严控开发贷,成为房地产调控的盲区。
“对于国土资源部来说,要打击囤地行为,下一步需要跟银监系统多加合作,严控房地产贷款。”一位房地产行业人士分析,“思路由收紧开发商资本市场融资到银行贷款,全面铺开。”
对于银监会来说,除了与其他部委通力合作外,手中还有一把利器——关于贷款用途监管的“三个办法一个指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
多位商业银行人士表示,二季度以来,无论是宏观层面还是技术层面,房地产贷款都受到了很大限制,开发贷发放额度和申贷条件趋严。贷款用途方面,按“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要求,“实贷实付,对开发贷资金挪用、拿地卡得很死。”
另外, 据外电报道,三位业内消息人士表示,中国银监会近日建议各家商业银行暂停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的第三套房贷。同时,商业银行根据“国十条”规定,可自主决定是否暂停其他地区的第三套房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