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温州商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08日
28家成立于“金改”之前的小贷公司,是先行者,是探路者。这其中,成立最早的苍南联信成立时间已逾三年,成立最迟的温州日胜“满月”不久。他们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些困惑?这些烦恼具有普遍性吗?他们对主管部门有哪些“谏言”?
他们说:资金来源渠道狭窄,可使用资金非常有限;后续资金不足,制约公司发展;负债比例受到过度限制,规模无法扩张;只贷不存,完全靠自有资金经营,难以扩大贷款规模;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政策上有所放开,但银行均有苛刻规定……
融资渠道狭窄是发展中的最大瓶颈
小额贷款公司的使命是为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但他们自身的“融资难题”却得不到解决。
在本次调查中,有“你认为目前小额贷款公司在发展中遇到的最大瓶颈是什么”这样的开放题。接受调查的小贷公司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写下自己的真实想法。结果发现,大部分调查对象认为小额贷款公司目前存在资金来源受限的问题。
几乎所有调查对象都认为,小贷公司目前的最大问题是资金供不应求。几家接受采访的小额贷款公司均表示,公司开业不久,资金就全部贷了出去。之后的贷款,只能依靠之前的贷款回收来“接力”。
根据浙江省工商局2月份出台的《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监管暂行办法》第三条规定,小额贷款公司在接受工商部门的监管下可以进行以下方式融资:一、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融资;二、向主要法人股东定向借款;三、在本市范围内小额贷款公司之间进行的资金调剂拆借;四、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地方金融资产交易平台等合作,以回购方式开展的资产转让业务;五、经批准的其他融资方式。在融资的额度上有如下规定:按第一至三项方式进行融资的,其融资比例合计不得超过当时公司资本净额的100%。这表明,小额贷款公司最理想的状态是贷款余额可以是注册资本金的1倍。
调查对象普遍认为100%的负债率过低。部分贷款公司负责人认为,即便新的规定允许100%的负债率,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很难实现。一小额贷款公司负责人说,他们向银行机构融资的难度很大,部分银行甚至规定不准向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
截至去年年底,我市所有小额贷款公司的资本金净额为82.8亿元,贷款余额为110.59亿元,这意味着只有27.79亿元来自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的借款,负债率只有33.6%。很明显,小额贷款公司要为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难做更大贡献,不解决其自身的融资难题,效果会差许多。 他们说:税负高,小贷公司投资人为追求一定的资金回报,导致贷款利率偏高,小微企业与“三农”客户难以承受;小贷公司属金融机构,但按一般企业纳税,公司发展负担重;退税政策个别地方政府不予兑现……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