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5月底,香港银行体系人民币存款847亿元,经营人民币业务的认可机构为76家。
香港银行人民币业务新版清算协议签署
此次修订取消了金融机构在香港开设人民币账户以及个人人民币账户资金跨银行转账的限制,将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在内地以外地区的使用,推进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业务平台的发展进程,标志着香港人民币业务发展取得新的突破。
据新华社电 中国人民银行19日与香港人民币业务清算行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签署了新修订的《香港银行人民币业务的清算协议》。当日,人民银行还与香港金融管理局就扩大人民币贸易结算的安排,签订了补充合作备忘录。
根据“清算协议”,企业及其他非个人客户将能够在香港银行开设人民币存款账户,而且个人和企业相互之间也将可以通过银行自由进行人民币资金的支付和转账。
分析人士认为,此次在这两大限制上放宽,将有助于香港开发不同种类的人民币相关产品,如保险、基金及股票等,从而增加香港人民币投资渠道以及人民币存款量,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在内地以外地区的使用,同时推进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业务平台的发展进程。
人民币向国际化迈进
分析人士认为,人民币若要成为广泛持有和用作贸易和结算的国际流通货币,市场上必须提供对冲人民币利率及货币风险的人民币金融产品。而在拓展人民币计价的投资渠道时,纯粹增加人民币计价产品的供应也并不足够。要将人民币计价产品发展成一个蓬勃的市场,在需求方面必须相应的扩展人民币计价产品的投资者基础。
19日修订后的协议放宽了对人民币兑换、机构开户等不涉及跨境资金流动的限制,将可以刺激离岸人民币市场的需求,促进市场供需自我循环。
实际上,随着金管局上月预告人民币业务将有进一步放宽,加上内地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香港的银行已纷纷就人民币业务推出新的服务及优惠来吸引潜在客户。
小QFII获实质进展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清算协议》允许证券和基金公司开设人民币账户,这为香港的金融机构开发人民币产品,募集人民币资金提供了基本条件。
香港证券业协会委员温天纳则指出,这意味着,近期在港盛传的“小QFII”,即在港中资证券公司及基金公司可以通过发行人民币产品募集人民币资金投资A股市场,其推出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不久前,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姚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超均透露,中资金融机构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基金投资A股,已研究和推进得比较深入,“小QFII”一度引发香港投资者的无限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