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理财周报 作者:李峻岭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02日
4月25日下午两点,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丹棱街12号的海淀法院第二十六法庭的大门紧闭,原定于此时开庭审理的北京银行起诉某企业,要求企业偿还600万元贷款的案件未能如期开庭审理。这是中担危机爆发以来,首例银行起诉相关企业的案件。
这家企业只是卷入中担担保危机的294家企业之一。中担危机爆发,中担无法归还企业资金,导致有些企业无法正常偿还已经到期或即将到期的银行贷款。于是银行按照和企业之间的借款协议,开始通过法律途径主张自己的权利。
延期开庭
当天下午两点,几家中担危机债权企业也来到了海淀法院二十六法庭,想旁听庭审。这些债权企业认为,此案判决将对其他面临同样境况的中担债权企业的命运带来影响。
被告当事企业以及原告北京银行方面没有人出现在现场。在此案件中,借款企业是第一被告,中担公司是第二被告。据知情人士透露,以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为业务特色的北京银行此前曾和当事企业协商还款方案未果。北京银行本不想和企业对簿公堂,起诉确出于无奈。
在中担公司有关人员的陪同下,中担公司的代理人——北京市铭达律师事务所律师汲静韬也来到了二十六法庭门口。
下午两点十五分,负责此案审理的海淀法院王法官表示,出于举证考虑,作为此案被告的当事企业日前提出延期开庭请求。
“是来参加开庭审理的,意外接到延期开庭的通知。”汲静韬说。随后,王法官和汲静韬协商确定此案开庭审理的时间定为2012年5月28日下午。
王法官向汲静韬询问:“听说中担公司申请破产了?”汲静韬回应说:“没有(申请破产)。现在的情况是报批。我们有几个方案,相关领导还没有批。中担这事儿出来后,影响面比较大,我们在往‘上面’报方案,在等‘上面’给我们批。”
“哪个‘上面’?”王法官问道。汲静韬说:“我们实际上是往北京市金融局报了方案,市金融局再向市里分管领导报。”
“中担事件只涉及北京范围内?外地没有?”王法官问道。汲静韬说:“受核查范围限制,对外地也只能核查很局限的小范围。”
“中担有体系外的循环。由于核查面有限,又没有涉及其他的刑事手段。所以,现在正等领导批示,看下一步怎么处理。”汲静韬说。
众多中担债权人一直想知道的是中担目前的资产负债状况。
“目前,对中担公司的现场检查工作大部分结束了,正在做资料的核查和数据统计等工作。是否已查清中担的资产和负债,这个不好说。”汲静韬说,“我们只能根据现有的资料去核。如果现有的资料有出人的话,核查的结果还是会有问题的。”
据汲静韬透露:“中担事件的调查是保密的。我们和金融局之间签署有保密协议。和债权人只能就某些事情进行沟通,但整个中担事件的调查是保密的。”
铭达律师受质疑
据中担债权人透露,铭达律师事务所是北京市金融局指定的,从法律角度审查中担资产的机构。在北京市金融局有关领导指导下,委派铭达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志广作为此次法律审查的负责人。作为与王志广同属一个律师事务所的同事,汲静韬参与了对中担资产的法律审查工作。
这种局面让众多债权人感到不可理解。“铭达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一方面受北京市金融局委派,作为中立第三方从法律角度审查中担的资产或违规违法行为,另一方面又在海淀法院受理的此案中担任中担公司的代理人,为维护中担公司的利益服务,这两者存在明显利益冲突。这种局面很可能损害众多中担债权企业的利益。”某中担债权企业说,“不明白铭达律师事务所为什么能这样做。”
理财周报记者注意到,2012年4月23日15时51分,北京市铭达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主页“新闻中心”一栏刊登了内容只有一句话的消息:“北京市金融工作局与我所建设良好合作关系”,具体如何“良好合作”未有说明。
铭达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称,该所是以公司、金融、争议解决等为主要服务领域的综合性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其客户群体包括政府机构、跨国公司、银行保险、各类基金、证券公司、国内各类国有及民营企业等。
理财周报记者4月26日下午四时致电王志广,询问中担相关问题,王志广未正面回应。
神秘的林鹏
令众多中担债权人感到神秘的不仅是北京市铭达律师事务所。据称一直在加拿大而且近日多次通过媒体进行“隔空喊话”的林鹏正在吸引这些中担债权人的更多关注。
中担危机爆发,中担实际控制人陈奕标和总经理刘辉失踪后,中担内部成立了应急工作小组,林鹏为组长。林成为中担现在实际的负责人。
但是,自从2月28日下午在北京民族饭店参加了由北京金融局、银监局牵头组织的,有中担公司以及数十名中担债权企业负责人、多家银行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后,林鹏就再没有公开露面。后来,林鹏已到加拿大的消息在坊间流传。
“很多关于中担公司的事情都需要林鹏签字或处置,他不在国内,导致很多事情无法正常进行。”中担债权人委员会的一位人士说,“近两个月来,林鹏一直在‘隔岸观火’,动辄对中担的重组等事宜发表看法,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林鹏应该尽快回到国内,和中担债权人一道处置中担危机。”
林鹏被称为“神秘”之人。比如有说法称他在北京的“关系”众多,神通广大。据一位知情人介绍,林鹏曾负责中担公司公关工作。在担任中担应急工作小组组长之前,林鹏的身份是中担公司顾问。据说,林鹏与陈奕标是交往多年的朋友。
2012年4月26日,中担债权人委员会的有关人士向北京市金融局提出“林鹏问题”,希望北京市金融局协调,尽快让林鹏回到国内,以利于中担危机的解决。
截至目前,有关中担危机的解决方案仍未出台。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