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葛爱峰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28日
本报记者 葛爱峰 郑州报道
原本指望能够繁荣地方经济、解决企业融资难的河南担保业,由于接连发生郑州“邦成事件”、“诚泰事件”、“圣沃事件”及安阳“非法集资”闹剧而饱受非议,甚至造成了社会不稳定因素,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4月17日下午1点,在河南郑州市经七路的财鑫宾馆内,本该安静的宾馆楼道内,不时有人焦急地在来来去去。
“楼道里的这些人都是投资担保公司的理财客户,都是来向各个政府工作组打听消息的。”财鑫宾馆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宾馆房间多数已被政府租用,郑州市金水区融资担保规范整顿指挥部以及政府成立的数十个工作组就驻扎在这里。
受害人气愤:看不到进展
在财鑫宾馆二楼一个拐角处,一位中年人低着头蹲在地上,表情焦急而又无助。
“我去年借了亲戚朋友上百万资金到投资公司理财,挤兑发生后到现在一分钱也没要回来,亲戚朋友却都追着要我还钱,家里和单位门口几乎每天都有人找我,我不敢跟他们说钱要不回来,我每月还要四处借钱给他们利息,而政府工作组这边一直没有新的进展。”刘刚(化名)苦笑。
记者陪同刘刚一直等到政府指挥部工作人员上班,信访组给了负责工作组的电话让其自己联系。几经周折,工作组告诉他“目前还没有进展”就挂断了电话。
刘刚称其去年所投资的这家公司已经找不到原来的公司职员和老板,原来公司租用的办公楼也没有任何原来的标识,被一家同样没有任何标识的公司代替,“他们说与原来公司没有关系。”
由于之前有关部门在部分担保公司中发现公职人员参股担保公司,大额参与融资担保的现象,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严禁公职人员组织、从事、参与非法民间融资、扰乱社会治安秩序等违法活动的通知》。
在财鑫宾馆一楼大厅,这则通知被贴在醒目的位置,通知要求开展排查整改活动,各级部门上报参与民间融资的党员及公职人员情况。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