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银行 >> 正文内容

“银行控股公司”身份海外受限 中投汇金分家只是时间问题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张陵洋    发布时间:2010年07月08日

  为了投资海外市场时不被绑住手脚,更是为了重新明确自身定位,中国主权财富基金投资机构——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投”)近来频频传出要与旗下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汇金”)分家的消息。

  据知情人士透露,监管层计划将汇金从中投剥离出来,同时计划由国务院直接领导。中投由此将不再间接持有国内各大银行的多数国有股权。分析人士表示,此举对中投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而中投、汇金的分立只是时间问题。

  此前,由于间接控股国内多家银行,中投进行海外投资时受到了他国某些投资限制,有时甚至还需要申请关联交易的豁免。例如美国纽约联储所就定义中投为银行控股公司,这一定位使得中投在美国失去了投资一些行业的机会。若剥离计划实施,中投在美国投资时,将可能摆脱美国有关机构基于国家安全原因对外国投资的审查。同时中投也就能更加自由地投资于美国的股票、债券和房地产交易。

  更为重要的是,中投此举将使自身定位清晰化,从以前的混合型投资者变成一个单一型投资者。

  中投的设立资本金来自2000亿美元特别国债,成立之初,中投主要定位于市场化运营的海外投资机构。而汇金不是一家市场化运营的机构,汇金成立的初衷是国家要利用外汇储备为国有商业银行注资,推动其股份制改造与海外上市,并不开展其他任何商业性经营活动。

  但在2007年大约以670亿美元的价格从国家外汇管理局手中收购汇金后,中投就成为了一个混合型投资者:一方面在海外市场通过市场化方式进行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另一方面又通过非经营性的汇金获取了商业银行可观的分红。而混合型投资策略是不容易获得海外股东理解的,他们会认为这是“政治化”的主权财富基金。

  市场分析人士表示,中投和汇金分立可能借鉴了新加坡的做法。新加坡成立了有不同侧重点的两大国家主权财富基金GIC和淡马锡,中投如同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负责海外组合投资,而汇金则像新加坡淡马锡,主要负责战略性和政策性投资。这种框架有助于中投市场化运营,也有利于降低中投在海外投资中面临的政治阻力。

  事实上,近期监管层、中投以及汇金的一系列动作,表明中投和汇金的分立工作可能已经悄然展开。公开资料显示,分管金融的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日前表示了对中投、汇金分立的支持;原定于今年下半年召开的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就将讨论汇金的去向以及对中投的安排。

  另外,中投和汇金在近期多方招贤纳士,从他们新纳入麾下的人员背景也可以看出些许端倪:为建行海外业务立下战功的原建行副行长范一飞被中投任命为中投副总经理,而拥有丰富商业银行管理经验的原交通银行 副行长彭纯则被汇金任命为新一任总经理。

分享:

来源:北京商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