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赣州政经 >> 正文内容

赣州描绘未来十年宏伟蓝图

来源:大江网-新法制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27日

    今年一季度,赣州民生类支出39.7亿元,占财政总支出57.8%,同比增长55.9%。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4910元,增长11.4%。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238元,增长12.1%。可以看出人民生活仍比较困难,民生方面还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为此,赣州将全力推进新一轮扶贫开发为重点保障,改善民生,在提升赣南苏区人民幸福指数同时,优先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赣州不断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强化措施 办好100件民生实事

  为增强群众幸福感和安全感,赣州今年将围绕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5个主题,筹资210亿元办好100件民生实事。

  据了解,赣州今年计划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42244套,发放廉租补贴2万户,完成好农村危房改造和3000户中央苏区革命烈士遗属的农村土坯房改造工作任务。同时,上调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低收入群体和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水平。

  另外,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覆盖范围,确保城乡居民参保率达到80%;大力推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市级统筹;提高大病救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补助标准;为农村65岁以上老人进行免费健康体检,为肢体残疾人免费安装假肢,为妇女“两癌”(乳腺癌和宫颈癌)患者在市定点医院免费实施手术。

  与此同时,进一步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试点、中心城区“菜篮子”工程以及放心早餐、放心快餐工程等。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赣州市民生工程共完成投资48.03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24%。100件实事已完成时序进度的有61件,完成全年任务的有12件。

  优先改善 推进新一轮扶贫开发

  把解决好群众反映最强烈、要求最迫切的民生问题作为最紧迫的任务,优先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十年间,国家和省里共投入赣州扶贫资金达13.09亿元,实施扶贫项目1.2万个,完成145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任务。

  注重科学规划、主抓集中安置,积极引导搬迁户向小城镇、工业小区和中心村集聚,着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着力培育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欠发达的赣州,稳步推进移民扶贫,积极引导深山移民向小城镇聚集。今年以来,21886人移民计划数全面落实。

  今年以来,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31万人,免费培训农村劳动力3443人、残疾人429人,工业园定向培训4742人。同时,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92亿元,直接扶持创业2378人,带动就业10302人。

  继续在全市1119个省级扶持贫困村开展“一村一名”中专生和中高级技工招生培养工作。

  今年一季度,全市1119个省级贫困村扶贫项目已开工3208个,项目开工率95%,共下拨财政扶贫资金1.3亿元,资金下拨率88%。启动了2.04万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工作。

  反观成绩,赣州仍存在问题,如“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养老金缺口大、民生工程资金投入不足等。赣州市民生工程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表示,将加大资金筹集力度,确保政策执行到位,让全市群众积极参与、支持民生工程实施。

  苏区振兴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一个充溢红色文化的地方,一座充满生机活力的城市,赣州将全力抓住机遇谋发展,提升群众生活水平。

  为此,赣州将把握赣南苏区振兴发展重大机遇,重点解决好农村饮水安全、农村电网改造、“两红”特殊人员(在乡退伍红军战士和红军失散人员)生活保障等问题,建设革命老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扶贫攻坚的示范区。

  在解决好农村饮水安全方面,定南县投入资金1280万元,使3万农村人口饮上放心水。赣州新解决47.62万农村居民和5.54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

  有资料显示,赣州2010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共计投资约46445万元,涉及18个县(市、区),在今年3月成功验收。

  一直以来,赣州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同时,还在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进而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创新机制 描绘未来宏伟蓝图

  为坚决打好新阶段扶贫开发攻坚战,使赣南苏区与全国、全省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赣州市委、市政府就强化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六个一”的具体措施:出台纲要、财政整合、领导挂点、定点扶贫、队伍建设、创新机制。

  出台一个纲要,对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描绘了未来十年宏伟蓝图。

  市财政每年整合1亿元资金,连续十年,用于扶贫开发工作专项。

  建立一个领导挂点帮扶长效机制。市党政领导各带一个市直部门、一个市属企业,重点帮扶一个县、抓一个示范乡(镇)和一个示范村;县(市、区)党政领导各带一个县直部门、一个县属企业,重点帮扶一个示范乡(镇)、抓一个示范村;县(市、区)其他领导各挂点帮扶一个村;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分别抓一个示范村;乡镇其他领导各挂点帮扶一个村。

  坚持每一个贫困村都有一个定点扶贫单位。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扶贫工作队伍,加强扶贫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

  创新一个保障性扶贫工作机制,坚持开发式扶贫与保障性扶贫相结合,筹措20亿元设立赣南苏区扶贫救助专项基金,投向标准厂房建设、土地收储以及入股成长性民营企业等,基金收益率力争维持在10~12%,用于提高全市20万极度贫困人口生活水平。

  文/图 记者陈洪明

分享:

来源:大江网-新法制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