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27日
核心提示:
要把治脏治乱治堵作为促进发展、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来抓;以靓化城市环境、创建宜居城市、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采取标本兼治、组合推进、综合治理的方法,“下决心、出重拳、使长劲”,进一步抓好治脏治乱治堵,把中心城区打造成干净、有序、文明、畅通的城市。
1月26日上午,中心城区治脏治乱治堵动员大会在赣州召开。会议要求,举全社会之力打好治脏治乱治堵攻坚战,为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奠定坚实基础。
副省长、市委书记史文清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平主持会议。王昭悠、赖联明、殷金水、陈小平、林泽华、万明、单观林、唐玉英、刘琮、欧阳世麟、胡绍笋、董诚扬等领导出席会议。
史文清指出,要把治脏治乱治堵作为促进发展、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来抓。经过最近两个月的努力,中心城区市容环境和交通秩序的综合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实现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的战略目标,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必须从困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入手、从影响人民群众生活的突出问题入手,把治脏治乱治堵作为一个突破口,采取振聋发聩的硬举措,实现令人赏心悦目的新变化。首先,治脏治乱治堵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一座环境脏乱、交通拥堵的城市,不可能成为一座底蕴深、品位高,充满文明气息和幸福感的现代城市。其次,治脏治乱治堵是重大的发展问题。一座环境整洁、秩序井然的城市,必然是一座投资环境好、令人心驰神往的城市;反之,一座环境脏、秩序乱、交通堵的城市,必然是一座投资环境差、让人望而却步的城市。要树立环境也是生产力、抓城市管理就是抓经济发展的观念,把城市管理作为基础性和关键性工作来抓。第三,治脏治乱治堵是重大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城市脏、乱、堵问题,考量的是我们是否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检验的是政府公共管理能力的高低。
史文清要求,以靓化城市环境、创建宜居城市、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采取标本兼治、组合推进、综合治理的方法,进一步抓好治脏治乱治堵,把中心城区打造成干净、有序、文明、畅通的城市。一是要打好环境卫生整治攻坚战。要加强清扫保洁,确保主干街道、重点部位达到无垃圾、无抛洒、无积水、无淤泥、无飞沙,路面干净、公园干净、院落干净、公厕干净、环卫设施干净等“五无五净”环卫作业标准。要清理卫生死角,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出行和生活环境。要严管建筑工地,坚决杜绝野蛮拆迁、违章作业、拆一片旧楼毁一片街道的现象,坚持文明施工、降尘作业,尽最大可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要整治残土撒落问题,强化源头监控,坚决杜绝沿街撒落、污染街道环境的现象。要加强城市绿化,“见缝插绿”、拆墙透绿,实现城区绿化由园林式向森林式转变,把赣州打造成为“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四季常青、空气清新”的绿色城市。二是要打好公共秩序整治攻坚战。整治市场摊区,重点整治大型市场尤其是农贸市场周边秩序,新建改造一批标准化、超市化、专业化的农贸市场。整治临街立面,规范广告、标牌的设计和布局,强化主干街道、重点部位的灯饰亮化工程。整治违章建筑,发现一处清理一处。整治乱摆乱设,维护居住区秩序。整治空间秩序,减少空间视觉污染。三是要打好交通秩序整治攻坚战。大投入、大建设,尽快完善路网。
强化道路管理,还路于车。坚持公交优先,大力发展便捷公交、廉价公交,进一步开辟公交专用车道,投放一批大容量公交车,加密公交班次,优化公交线路,完善公交枢纽,延长运营时间,提高公交覆盖率和换乘效率。依法依规对出租车运营秩序进行专项整治,加大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出租车拒载、乱收费、不打表等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规范出租车运营市场。科学组织交通,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史文清指出,开展中心城区“脏乱堵”集中整治,总的要求是“下决心、出重拳、使长劲”。全市上下要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任何部门任何单位都不允许置身事外,全体市民都要主动参与、积极配合;要从严从快整治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损害城市形象、牺牲城市长远利益的各种“痼疾”;要建章立制,确保整治工作制度化、长效性。具体来说:一是要强化责任落实。实行市、区、街道办、居委会、社区五级管理,进一步明确各级各部门的建管职责与职权。二是要坚持干部带头。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在整治工作中作表率、树榜样,摒弃特权思想,增强遵章守法观念,带头讲卫生、守秩序、循公德,倡导文明行为。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用车、军警车首先要做到不违纪违章。单位“一把手”要管好自己、管好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管好本单位干部职工。要把城市治脏、治乱、治堵与干部队伍治庸、治懒、治散结合起来,用干部带头治脏、治乱、治堵的实际成效作为转变作风的重要检验标准。对单位公车、单位干部职工私车和摩托车闯红灯、乱停乱放等行为,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并与本单位年度奖励工资挂钩、与干部选拔任用挂钩。三是要依法依规严管。按照“文明化、有序化、人性化”的原则建章立制,不留管理“盲区”和制度“空白点”。要坚持严管、敢管、善管、细管,依法依规办事,秉公执法,一管到底。四是要依靠人民群众。坚持依靠群众、引导群众、发动群众,切实提高全体市民的公德意识、文明意识,实现城市管理由少数人的责任管理转变为广大市民的自觉行动。大力宣传文明规范,倡导和赞扬文明行为,曝光和谴责不文明现象;学校要加强讲文明、守规矩教育。五是要切实提高执行力。铆实劲、动真格,知行合一,靠实绩说话。倡导雷厉风行、马上就办的作风。实行工作重心下移、指挥位置前移,任务沉下去、干部动起来,强化层级负责制,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工作节奏,确保治脏治乱治堵各项任务在规定时限内高质高效完成。(记者陈济才)
赣州中心城区治脏治乱治堵动员大会召开
单位公车私车违章“一把手”负总责
1月26日上午,我市召开中心城区治脏治乱治堵动员大会。会议要求,举全社会之力打好治脏治乱治堵攻坚战,为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奠定坚实基础。
副省长、市委书记史文清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平主持会议。
治脏治乱治堵是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
史文清指出,要把治脏治乱治堵作为促进发展、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来抓。经过近两个月的努力,中心城区市容环境和交通秩序的综合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实现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的目标,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必须从困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入手、从影响人民群众生活的突出问题入手,把治脏治乱治堵作为一个突破口,采取振聋发聩的硬举措,实现令人赏心悦目的新变化。首先,治脏治乱治堵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一座环境脏乱、交通拥堵的城市,不可能成为一座底蕴深、品位高、充满文明气息和幸福感的现代城市。其次,治脏治乱治堵是重大的发展问题。一座环境整洁、秩序井然的城市,必然是一座投资环境好、令人心驰神往的城市。再次,治脏治乱治堵是重大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城市脏、乱、堵问题,考量的是我们是否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检验的是政府公共管理能力的高低。
标本兼治、组合推进、综合治理
史文清要求,以靓化城市环境、创建宜居城市、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采取标本兼治、组合推进、综合治理的方法,进一步抓好治脏治乱治堵,把中心城区打造成干净、有序、文明、畅通的城市。一是要打好环境卫生整治攻坚战。要加强清扫保洁,确保主干街道、重点部位达到无垃圾、无抛洒、无积水、无淤泥、无飞沙,路面干净、公园干净、院落干净、公厕干净、环卫设施干净等“五无五净”环卫作业标准。要清理卫生死角,严管建筑工地,坚决杜绝野蛮拆迁、违章作业、拆一片旧楼毁一片街道的现象,坚持文明施工、降尘作业,尽最大可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要整治残土撒落问题,加强城市绿化,“见缝插绿”、拆墙透绿,实现城区绿化由园林式向森林式转变,把赣州打造成为“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四季常青、空气清新”的绿色城市。二是要打好公共秩序整治攻坚战。整治市场摊区,重点整治大型市场尤其是农贸市场周边秩序,新建改造一批标准化、超市化、专业化的农贸市场。整治临街立面,规范广告、标牌的设计和布局,强化主干街道、重点部位的灯饰亮化工程。整治违章建筑,发现一处清理一处。整治乱摆乱设,维护居住区秩序。整治空间秩序,减少空间视觉污染。三是要打好交通秩序整治攻坚战。尽快完善路网,强化道路管理,还路于车。坚持公交优先,大力发展便捷公交、廉价公交,进一步开辟公交专用车道,投放一批大容量公交车,加密公交班次,优化公交线路,完善公交枢纽,延长运营时间,提高公交覆盖率和换乘效率。依法依规对出租车运营秩序进行专项整治,加大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出租车拒载、乱收费、不打表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规范出租车运营市场。科学组织交通,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一把手”对单位公车私车违章行为负总责
史文清指出,开展“脏乱堵”集中整治,总的要求是“下决心、出重拳、使长劲”。具体来说:一是要强化责任落实。实行市、区、街道办、居委会、社区五级管理,进一步明确各级各部门的建管职责与职权。二是要坚持干部带头。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用车、军警车首先要做到不违法违章。对单位公车、单位干部职工私车和摩托车闯红灯、乱停乱放等行为,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并与本单位年度奖励工资挂钩、与干部选拔任用挂钩。三是要依法依规严管。建章立制,不留管理“盲区”和制度“空白点”。四是要依靠人民群众。引导群众、发动群众,切实提高全体市民的公德意识、文明意识,实现城市管理由少数人的责任管理转变为广大市民的自觉行动。五是要切实提高执行力。实行工作重心下移、指挥位置前移,强化层级负责制,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工作节奏,确保治脏治乱治堵各项任务在规定时限内高质高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