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26日
4月中下旬,春耕正当时,记者走进赣县清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大棚内,这里却是一片绿意葱茏丰收景,新鲜的瓜果蔬菜一批批装车销往粤港澳地区,路边昔日的荒山坡一排排种满了花卉苗木、油茶、脐橙。
“依托清溪、大湖江、桃江三地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赣县选派了380余名‘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以下简称‘三送’)干部,找准定位重点打造三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由这‘三园’构成的赣县现代农业示范区被认定为全省首批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正积极申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群众增收致富路子更宽,信心更足了。”赣县县委书记温庆锋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
自“三送”活动开展以来,赣县大胆创新,建立了干部下基层“联系服务群众全员化、差异化、动态化”工作法,真正实现了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全覆盖、常态化,构筑了基层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的新体系,基层群众真正得实惠,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江西日报、江西电视台等中央、省级媒体先后报道赣县群众工作法,“大埠人家”更是在全国叫响了名号。
“如何有针对性地服务基层群众,切实提高‘三送’工作实效性?”赣县县委认真思考这一命题,先后派出6个调研组,深入基层、摸清实情,最终总结出六大群众诉求根源: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公共设施的管理仍然无序;群众集体观念和法制观念与市场经济不匹配;集体经济薄弱,群众的生活水平总体不高;各类组织协会作用不明显;社会和谐仍存在不稳定因素;群众的新诉求不断出现。
新形势下,每个家庭和个体都有不同诉求和困难,群众的诉求又不断变化更新,服务工作决不能搞“一刀切”——赣县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全员化、差异化、动态化”思路应运而生。全情建档,服务全员化——赣县精心挑选了1854名下派干部,实现了家家户户都有联系服务干部,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全覆盖、常态化。下派干部通过走访调查摸底,建起了村情档案、户情档案、社会组织档案、个私企业档案,并将四类档案全部录入电脑,无论是村里的产业发展,还是群众的困难诉求,轻点鼠标即可一目了然,所有群众户情档案一个都不少。个性定案,服务差异化——在四类档案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村情选准致富产业,针对不同的户情切实解决问题,制定了一系列个性化服务方案。服务方案按照上下左右联动的原则,明确专门责任人、完成时限等内容,并通过公开栏对外公开,实行解决问题销号制。信息更新,服务动态化——对四类档案和个性服务方案, 通过农户自行申报、干部日常跟踪了解、干部上户排查、个别信访户和特困群体不定期约谈等方式,每周一更新,每月一小结,动态管理。
为建起“全员化、差异化、动态化服务群众”的公共服务平台,赣县在县设立信息与服务中心,乡(镇)设立“三送”便民服务中心,在村一级设立“三送”便民服务工作站,构建了三级便民公共服务网络,为全县群众提供近距离、一站式、代办制生产生活服务。目前赣县共设立“三送”便民服务中心20个,“三送”工作站276个,提供便民服务1.1万多人次。
群众工作新思路带来的是和谐发展新景。一年多来,在“三送”工作的推动下,赣县新开发柑橘392.3公顷、油茶林1008.4公顷,种植甜叶菊733公顷、花卉苗木146.7公顷、瓜果蔬菜132.5公顷,城乡居民稳步增收。下派干部收集群众意见要求8206条,协调处理各种矛盾纠纷1118件,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10579件。(谢瑞年 记者张鑫敏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