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官员:信贷政策应放弃规模控制
各方普遍担忧宏观经济会否“二次探底”的敏感时刻,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广州分行副行长徐诺金日前表示,目前(宏观经济)面对的不确定性比危机时期更大,必须“注意政策的松紧搭配和长短期结合”。
徐诺金是在接受央行主管的《金融时报》专访时作出上述表示的。《金融时报》于昨日刊发了这篇名为《重视宏观调控的松紧搭配力促总量平衡和结构转换》的“专家观点”。
徐诺金说,目前总体形势是乐观的,但也应该看到经济金融形势中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而且“我们目前所面对的情况比危机前更趋复杂,面对的不确定性比危机时期更大”。
徐诺金说,譬如,目前既有危机前的人民币升值问题、国际收支顺差扩大问题、流动性过剩压力问题等问题,又有(4万亿投资计划出台后带来的)地方政府债务激增、货币信贷超常投放等问题。
基于上述宏观环境发生的变化,徐诺金表示,目前的我国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已经不是简单的退出和回归的问题,而应该进行更大的调整和更新,即“我们的政策应重视宏观调控的松紧搭配力促总量平衡和结构转换”。
何谓“松紧搭配”?
徐诺金具体解释称,目前货币政策要“适度的紧”,以应对通货膨胀预期和通胀压力增加的趋势,但信贷政策要“放弃规模控制”,让信贷资源能由商业银行按市场原则进行自主地配置和有效地利用。
(编注:信贷政策属于广义的货币政策的一部分。简单地说,货币政策包括汇率政策、利率政策等,更强调整体流动性管理,而信贷政策更强调对于信贷投放的窗口指导管理等。)
徐诺金又说,财政投资要适度地紧,但民间投资要大力地松,促进投资主体由政府向民间的转换。
而对于房地产投资方面,徐诺金则建议,对居民非自主型投资要紧,但对房地产开发投资要松,要通过增加供给,引导居民住房需求,使房地产市场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