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透过股本融资补充资金已成全球性趋势,信贷收缩将导致全球流动性收紧,中国及欧洲的金融机构资金需求或达838亿美元。
本报讯 以中国4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股本融资方案计,尚未完成部分的集资金额高达583亿美元。
欧洲方面,当地估计多达20间欧洲银行不能通过本月压力测试,被迫加入集资行列,估计股本融资金额高达300亿欧元。
亚洲对外债依赖大
欧洲银行收缩信贷对亚洲的影响立竿见影,国际结算银行(BIS)的资料显示,截至2009年底,亚洲(日本除外)信贷23%依赖外债,其中24%来自欧洲银行。
苏格兰皇家银行(RBS)的研究报告指出,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对外国银行借贷依赖高。不过,基于两地银行的贷存比率均偏低,风险并不大。中国内地的银行则是外债和贷存比率均偏低。
金融危机前车可鉴,中国在2009年以发放9.6万亿元人民币天量贷款支撑经济,令人担心可能付出巨额坏账的代价。这亦是中国监管层催促银行补充资本金以防御系统性风险的原因。
宏调只影响银行盈利
证券商暂时评估,内地调整房地产和收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尽管对银行构成风险,但影响只限于盈利而不致对资产负债表构成影响。RBS估计,在中资须为地方贷款组合10%至20%资金流或抵押不足的贷款拨备的情况下,以拨备15%计,将减少银行2010年预测盈利6%至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