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23日
一千多年前,杜甫曾发出感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时至今日,让贫寒之士都居有其所这个看起来遥不可及的梦想,正在逐步成为现实。为了让困难群众有房住,近年来,大余县把推进廉租住房建设作为县委、县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点项目,强力推进“幸福大余”建设,实现了城区困难群众住上新房的梦想。
住有所居乐陶陶
圆了“安居梦”
家住大余县南安镇的吕龙生今年65岁,妻子早逝,与尚未成家的儿子相依为命。早些年,他从县鱼苗场下岗了,经济拮据,父子长期寄居在亲戚家,生活很不便。2010年底,南安镇建桂街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帮助他申请了廉租住房。他在去年1月搬进了40多平方米的新居。如今儿子也有了独立的空间,还交上了女朋友,全家的心情都好了不少。
吕龙生是大余县推进廉租住房建设过程中受益的困难群众中的一员。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目前大余县商品房均价已接近每平方米3000元。城区下岗失业人员多,困难群体占较大比重,长期以来民生难题一直困扰着城区的发展。为此,大余县委、县政府提出通过建设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从根本上解决低保无房户、无能力租房户和无能力买房户的住房问题。该县加大了廉租房的建设力度,建立了层层负责的领导责任制及部门分工责任制,并每年都将保障性住房建设列入全县重点工程项目。对于廉租住房建设项目,采取建设工程许可证、建设用地许可证等“三证一书”全程“绿色通道”快捷办理,实施一周一例会、半月一调度的工作机制,及时掌握廉租住房建设进度。截至目前,该县已累计投入资金先后采取新建、配建等方式,共建廉租住房827套。
大余县廉租房通过实物配租和租金补贴两种方式,让城市低收入家庭在解决住有所居的“燃眉之急”上享受公平待遇。据大余县房地产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在新华工业园A区、上田心、塘前直路等4个廉租住房小区827套住房,已有319套交付了困难群众居住,廉租住房租金经过物价部门核准为每平方米每月1.2元。去年,该县还对城区范围内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而又没有住上廉租房的572户家庭发放47.46万元“租赁补贴”。
建设“公平房”
去年11月24日,在大余县公证处工作人员的见证下,南安镇72户贫困户喜气洋洋地上台摇号。“龙年要住新房子,心里头高兴!”中签住户张以矛激动地说。当日上午10时许,张以矛如愿以偿地抽到新房。张以矛告诉笔者,他来自南安镇的困难户,家庭收入微薄,三代人负担又重,根本不敢想有生之年还能住上这么漂亮的房子。在申请廉租住房之初,张以矛也有顾虑,怕有暗箱操作。在得到居委会的工作人员的选房通知后,张以矛一大早就赶到现场。在选房现场,工作人员按摇号排序依次唱号,每个选房人选房时间最长不超过五分钟。中签住户在当场签订了《选房结果确认书》后,可以在房屋具备居住条件时,办理入住手续。整个流程,张以矛都十分满意。
为了确保廉租住房分配公平,大余县对廉租房的分配和管理采取严格的流程,做到每一步公平公开:居民个人申请,街道居委会、镇政府、县房产局三级审核,三榜公示,县监察局、财政局、民政局、房产局等有关单位联合审核,政府批准后进入摇号程序。摇号程序是先由邀请的有资质的电脑编程公司进行编程,然后在公证处工作人员、南安镇及街道居委会代表、监察局、房产局等相关单位代表的监督下,把准备参加摇号的居民名单和房号录入电脑并封存,最后由准备参加摇号的居民和监察局、公证处、南安镇、 房产局等相关单位的相关人员在公开场合进行公开摇号。目前,大余县319户入住了廉租住房的居民名单全部都向社会公示,群众满意率达到了100℅,没有出现一起因廉租住房分配不公而引起的上访事件。
住上“温馨居”
80岁高龄且身体虚弱的谢某与有智力残障的女儿同住在五里山廉租住房小区,她们平日的生活完全靠亲戚轮流照顾。在日前一个下雨天,五里山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发现老人独自一人站在楼下望着小区大门,通过询问才得知送饭的亲戚被雨困在路上了。工作人员不但耐心地安抚心焦的老人,而且冒着大雨买来了热气腾腾的饭菜送到老人的手里。这种温馨的故事在大余县廉租住房小区经常上演。
“廉租住房50%的工作在后期管理上”大余县房地产管理局负责人如是说。目前大余县本级已竣工交付使用4个廉租住房小区,分别是五里山小区、金莲山小区、立新路、塘前直路小区,配租319套。在大余县五里山廉租住房小区,居民委托南安镇五里山社区居委会管理。此外,大余县“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以下简称“三送”)干部指导五里山廉租住房小区成立了业主委员会,实行了居委会每月上户核查一次,县两房办每年上户登记核查一次,并建立了腾退制度,整个廉租住房小区管理井然有序。他们还结合廉租住房小区的实际情况,通过举办培训班、成立社区服务队、开办各种娱乐比赛等,解决了一批居民生活难题。截至目前,全县4个廉租住房小区共与新华工业园内40多家企业开展联合培训,为廉租住房户提供就业岗位89个。该县“三送”干部还针对廉租住房小区住户文化水平不高,安全隐患多的特点,开展反复调研工作,制定了《小区存在安全隐患家庭定期走访巡查》等安全保障制度,强化廉租住房小区的支残助残助困服务和安全管理,对重点户(孤老和残疾人家庭)进行统计造册,建立了廉租住房小区困难居民台账,在第一时间里为求助居民送服务,化解邻里纠纷,居民满意率达96%。
(邱明烨 欧学青 蔡锦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