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银行 >> 正文内容

银行基层员工陷入周期性烦恼 揽储赠品疯狂升级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25日

  6月底临近,为在最后关头实现监管部门提出的存贷比控制在75%以内的要求,各银行之间的揽储大战颇有乌云压城城欲摧的架势。

  陈静(化名)近来就为此事苦恼。作为股份制银行地方分行的一位员工,并不负责一线业务的她不仅要分担传统的存款指标,6月初其所在分行还全体动员额外加码。“每个人都新增了100万元揽储任务,还要求是增量。”日常工作已经颇为繁忙的陈静不得不四处找关系解决问题。

  由于银监会给出的最后期限和传统的半年考核期限重合,许多银行的员工们和陈静一样近期忙于找朋友帮忙拉存款。特别是近期银行间市场资金面骤然收紧,无法指望国有大行同业存款的股份行只能在一线加派任务,依靠人海战术来填补去年信贷猛增造成的存贷比过高问题,而面临竞争的国有大行,在这一时刻也只能选择应战,而不敢有丝毫松懈。

  大家缺钱的结果,就是存款赠品价值的不断升级,但对急于完成任务的银行而言,这些成本投入短期内仍是一个两害权衡取其轻的选择。

  陈静坦率地告诉记者:“如果不是应付季末考核的要求,今年同行之间的存款竞争就不会这么疯狂。因为通过这种方式带来的存款,一是资金成本太高,我们不可能长期维持;此外,这时只要能有存款进来就要谢天谢地了,有的分行根本顾及不上什么负债结构的问题。”

  陈静的分析一语中的,在商业银行经营策略当中,负债结构和成本直接关系一家银行在资产端的进取策略。举例来说,如果不是通过银行卡沉淀大量活期存款,一家在业内享有盛誉的股份制银行不可能享有在升息周期内较同行更加肥厚的净息差;同样在全国各地拥有完备分支网络的国有大行,其资金成本和资金来源也一直较股份行稳定,这一优势稳稳确保了它们在服务大型客户上的优势地位。

  而在存款来源和结构有保证的前提下,随着商业银行后台管理系统的进步,对单个客户负债结构类型的分析还将为银行衍生出更加精准的产品生产方式和营销模式。比如对个人存款账户存款类别、进出数据的持续关注,银行基本可以判断客户的消费取向和收入水平,然后有针对性地对资产产品跟进营销。

  不过,银行家们的上述美好愿景,仅通过揽储大战这种初级的负债营销方式显然难于实现。银行必须依靠长期渠道建设和结构调整,才能渐渐有所成效。一位从业多年的资深银行家更是直斥这种做法的短视:“依靠这种方式吸收来的多数都是低端客户,银行后续还需要花成本进行结构调整。对一家银行来说,坏的客户结构同样意味着经营难度的增加。”

  但是,对于陈静这样的分支行员工而言,月末、季度末循环往复的揽储大战早已成为习惯。“所以大家心里都有谱,这不只是一个月内的‘游戏’规则,到了年底,还要面临类似的问题,早就习惯啦。”陈静颇为无奈地耸了耸肩。

分享:

来源: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