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深度视野 >> 正文内容

外储新高 “压力山大” 突围路何在?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18日

    孙立坚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刘维明中信银行总行国际金融市场专家

    奚君羊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

    央行近日公布的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达到了3.31万亿美元,比去年底增加了1239亿美元,再创新高。据中国海关总署近日公布的数据,一季度中国贸易顺差只有6.7亿美元。而商务部17日最新数据,一季度全国实际使用外资294.8亿美元,同比下降2.8%,FDI连续5个月负增长。在经常账户顺差减少和FDI连续负增长时,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外汇储备大幅增加?有什么方法让外储增长放慢速度,甚至适当减少?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下,外储如何增值保值?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业内相关专家。

    资金回流是陡增主因

    奚君羊:虽然外汇局的国际收支表还没有发布,一季度FDI已经是负增长了,我估计是一定量的短期金融性资金从境外回流。前期一些对人民币有贬值预期的资金流出,后来发现人民币贬值的预期下降了,主要是对人民币汇率预期判断的改变。另一个可能是境内外汇资金持有企业比较集中地结汇。也可能是银行出于季末存贷比考核的需要,把持有的部分外汇卖给央行了。刘维明:贸易顺差虽然不大,但还是顺差。除了经常账户顺差之外,还有资本账户的资金回流,去年四季度流出去的资金今年一季度又回来了。去年底,欧美国家金融系统缺现金,大量资金要回去充实账面。年度结算之后,今年一季度又流回来了,欧债一季度也稍有缓解。以后这种现象会比较明显,年初和年底,还有年中的时候都会有资金的大进大出。一季度的大规模增长是不可能也不应该持续的。主要是年初效应,从二季度开始,这种效应会减弱。孙立坚:一季度经常账户顺差很小,我们还要看外商投资规模FDI的数据怎么样。外储增加这么多,可能主要是游资进入中国市场进行炒作所致。

    如何减轻增长压力

    奚君羊:从政府角度来看,单方面抑制外储的增加只有一种可行的办法,就是放宽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的幅度和增加灵活性,如果银行、企业或者个人有大量的外汇卖出,央行要减少干预,允许人民币汇率上升。从允许资金流出的角度来说,要避免外储的过多积累,因为如果有外汇卖出的话,需求也会上升,就会大量购买外汇到境外投资。但是政府放宽对外投资是一个缓慢推进的过程,不会一下子放开,如果流入资金大于走出去的资金,外储还是有增加的压力。

    刘维明:现在倒不用担心外储快速增加,因为有季节性因素。从客观上看,一季度经常账户盈余顺差收窄,在今年可能会形成趋势,顺差越来越小,未来外储不会大幅增长。从主观上看,平衡贸易还是第一位;第二要加强对热钱进出的监管。虽然一季度经济放缓,8.1%的增速在全球还是领先的,之前流出去的钱又着急流回来。第三要鼓励资本走出去,现在企业和民间存在大量的外汇盈余,应该鼓励这些钱走出去投资经营。第四是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扩大人民币贸易结算,外汇就会减少。

    孙立坚:适度减少和放缓外汇储备的增加利大于弊。我们可以通过强化和扩大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来阻抑和抗衡热钱的流入,改变人民币的单边升值预期,使一些资金流出去。

    鼓励企业对外投资

    奚君羊:从政府角度看,外储保值增值不是要在外储本身上发挥作用,而是要减少外汇储备。比如以前成立过中投公司,把一部分外汇资产剥离出来,专门让投资公司运作,就变成商业行为了。虽然是代表国家去投资,但在统计口径上就不是外储了。个人和民营企业对外投资要放宽,每年额度可以放宽至1000亿美元,十年也是1万亿,这对外汇储备不会有不利影响。通过增加进口,让外汇储备用于进口实际资源。政府应该在放宽进口上做出更大调整,特别是在能源、原材料和技术的进口上进一步放宽。

    刘维明:要坚持稳健投资,投资大宗商品和黄金是不靠谱的。第二就是要坚持分散原则,有计划有步骤推进资产分散化。近年来,新增的非美元外储资产非常多,尤其是欧元资产。但从未来三至五年的周期看,继续增加欧元资产是不合时宜的,因为现在欧洲的金融资产面临较大的下行风险。我们可以将资产分散,而币种可能要重新回归美元。美国经济在西方还会领先,新兴市场的市场深度广度都不够,容不下这么大的量,不可能成为我们如此大外汇储备的主要出口。

    孙立坚:与其被动地干预和监管,不如趁现在国际市场价廉物美的时候加快中国对外依存的工业资源的进口步伐,这才能让我们的外储真正用到实处,也可以避免金融市场的过度波动侵吞外汇资源。通过合理使用外汇储备建立全方位的要素资源的战略储备制度。尤其在人民币的交易条件改善和资源价格回落的时候,要加大进口。此外,要鼓励企业去海外进行金融和实物投资。(记者 曾会生)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