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拖不决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下称AMC,包括华融、长城、东方、信达)转型问题,将很快在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处获得率先突破。
南都记者从多个渠道证实,转型方案刚刚获国务院批复的信达,或最早于明天召开信达金融控股集团成立大会,已完成国有大行不良资产剥离任务的信达将正式以金融控股集团的面目示人。
目前,信达资产已拥有了金融资产管理处置、财险、寿险乃至银行等几近齐全金融牌照,已有金融控股集团之实。而金融控股集团挂牌成立后,信达有望借此实现各个金融平台的资源共享。
早有金融控股集团之实
成立于1999年的四大A M C(华融、长城、东方、信达),是以央行再贷款和定向发行金融债的方式,对口承接了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四家AMC挂账的政策性不良资产损失合计至今仍高达约1.4万亿元,与10年前对口接受的不良资产规模几乎持平,成为转型的最大难题。
信达的转型在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中走得最快。近日国务院批复了信达的转型方案,信达将复制工行(601398,股吧)、农行财务重组的模式,与财政部共设“共管账户”,将信达历史上形成的2000多亿元巨额挂账损失剥离至此账户,规定存续时间为10年。此外,信达所欠央行数百亿再贷款也将停息挂账。按照转型方案,不良资产得到解决的信达资产将走上商业化经营之路,后面将引入战略投资者,最终实现上市。
事实上,信达资产的转型早已开始,方向是打造金融控股集团。早在2006年3月,财政部就向四家资产管理公司下发《财政部关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改革发展意见》,明确提出其转型方向是“现代金融服务企业”。各家资产管理公司就将转型方向定在了“金融控股集团”,并在2006年就进入了操作阶段。
如今速度最快的信达通过这几年一系列的金融动作,已拥有了金融资产管理处置、财险、寿险、证券、期货、基金、信托、金融租赁、地产等子公司,并战略入股西安市商业银行,金融牌照几近齐全。业内以及信达内部员工认为,信达已有金融控股集团之实,现只差个名号。在昨日信达财险广东分公司开业的新闻稿上,其在介绍股东背景时也赫然写着“目前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已发展成为牌照较为齐全的金融控股集团”等字眼。
这个名号也即将成为现实。记者从多个渠道获悉,信达金融控股集团的成立大会正在筹备召开,最快可能在本月25日(周五)召开。另一家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人士表示,信达的转型之路,可能就是其余三家AMC的趋势。
集团下属平台资源有望共享
业内认为,转型为金融控股集团之后的信达,需要有能为旗下各子公司创造持续盈利的能力。从信达一季度的利润构成看,利润贡献绝大部分来源于投资收益,金融主营业务并不突出。
但信达公司人士认为,在金融控股集团的模式下,信达有望实现各个金融平台的资源共享,这将带动信达旗下各公司的发展。昨日在信达财险广东省分公司的开业典礼上,信达财险副总裁万鹏对记者表示,就财险发展而言,信达财险希望能与集团其他子公司互惠互利,为其他子公司的客户开创更多新品种。其个人认为,围绕金融行业服务将是信达财险不同于其他财险公司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
另外信达资产也取得了保险兼业代理的资格,未来交叉销售也将是信达采用的一个重要模式。幸福人寿(601628,股吧)、信达财险有望突破目前地域和网点较少的限制,信贷资产全国各个办事处也可展开保险销售和理赔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