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评级机构惠誉国际高級董事朱夏蓮在记者会上表示,自2008年末的信贷狂潮以来,中资银行财务状况远非稳健,中资银行的资产质量短期恶化将成定局。
她说,自2008年以来,金融机构大量增发贷款以刺激经济复苏。调查显示,大部分新增贷款流入了地方融资项目及地产业。对上述项目在中长期能够产生回报,她表示质疑,并认为短期内资产质量恶化将成定局。
2010年起,各大行为践行央行提出的审慎放款要求,加速打包上述不良贷款。相关数据表明,打包的不良贷款正呈上升趋势,打包的贷款未及时向投资者披露,亦无反映在数据中。惠誉预警,越来越多重新打包的贷款在理财产品中推出,这一做法隐藏了信用及流动性风险。她表示,惠誉将予以密切关注,同时呼吁增加市场透明度。
朱夏莲续称,鉴于此,一旦经济出现二次探底,政府再欲推行经济刺激方案,届时中资银行的财务状况,恐为复苏蒙上一层阴影。
被问及人民币升值问题,惠誉国际联席董事何永燊预测,人民币弹性增加后,年内升幅有望达1.5%,兑美元可至6.72水平,这有助遏制通胀。不过,央行以币值弹性压制通胀,预计用到其他工具的机会将大为降低,比如加息,料年内至多加息两次。
谈及升值的影响,朱夏莲回应,因所持外汇资产有限,短期内难以评估人民币升值对中资银行产生的影响。从中受惠的将是一些大量进口原材料或商品的企业,而出口企业的风险会有所增加。不过她相信,中央可能通过出口补贴及退税等方式,抵消出口企业的部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