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银行 >> 正文内容

央行规范第三方支付 网络支付方式将多样化

来源:中金在线综合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22日

  从万众瞩目的央行“超级网银”、电子商务催生的第三方支付一直到仍在酝酿当中的手机移动支付,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进入市场,分食“支付”这块大蛋糕。而丰富多样的支付工具和平台也将为市民的消费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同时,央行近日出台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将促进第三方支付的长期健康发展。

  超级网银万众瞩目

  从年初开始,有关央行将启动“超级网银”的消息就大量在媒体中曝光。从早些时候人们预测的“6月”到最近几天业内人士传出的“8月”,该系统正式上线时间也一直都是行业内最热的话题之一。据了解,这个“超级网银”实际上是指央行将要推出的第二代支付系统。根据业内人士的描述,该系统将接入各家银行的网银系统,从而实现不同银行网银之间的信息互通。对此,他解释说:“简单来说,它是一条通往各个银行的信息高速公路,有了它即使你是在A银行的网银窗口,同样可以登录B银行的网银账户并进行支付等业务的操作。”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几乎所有受访者对于“超级网银”都表示十分期待,但相比系统的上线时间,用户更关心的是该系统上线后办理查询、转账等跨行业务是否存在手续费,以及费率是多少。

  第三方支付定位精细

  据透露,截至目前,超级网银的试点中并未包括近几年发展迅速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因此,超级网银的出现是否会对第三方支付平台造成巨大的冲击成了媒体和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据了解,目前国内已经拥有支付宝、财付通、快钱等多个第三方支付平台,2009年年度交易规模已经达到了6000亿元。其中,支付宝“第三方担保”支付形式也开创了支付平台的新天地。据业内人士分析,央行启动的“超级网银”与目前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并不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其用户群体和主要业务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定位。以支付宝为例,其主要业务是帮助用户完成网络购物等电子商务中的支付过程,用户群体也主要以中小企业商户和网络消费者为主。而除了支付功能以外,它还充当了信用担保的角色。

  手机支付仍在酝酿

  随着各大银行、支付平台进入支付市场,国内电信行业的运营商也看中了“支付”这块大蛋糕。据了解,国内已有电信运营商试水支付业务,通过绑定手机号码和银行卡,并使用短信等操作方式来完成手机缴费等“非进场消费”的支付。据业内人士透露,手机的移动现场支付业务仍在酝酿当中,该业务将会把支付功能集成在手机SIM卡或内存卡上,用户可以通过将手机靠近支付终端来完成现场支付。届时,手机等移动终端将同时具备公交卡、电子钱包甚至电子钥匙等功能,为人们的日常消费提供巨大便利。目前该技术在韩国、日本等国家已经得到应用并日趋成熟,而国内的一些运营商也开始进入了试点阶段。同时,手机支付所产生的消费究竟是以手机账单的形式出现,还是直接从绑定的银行账户中扣除,也是目前各大银行、电信运营商讨论和关注的焦点。

分享:

来源:中金在线综合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