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16日
本报讯(记者张志勇 实习生罗艳)记者4月13日从省地矿局获悉,在“多找矿、找大矿、找好矿”思路的指引下,近年来我省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大力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积极推进找矿模式、手段、技术的创新,地质找矿工作呈现出国内国外“花香四溢”的喜人局面。
国内找矿成果丰硕
立足省内,开辟西藏、新疆等省外找矿新领域,是我省在国内找矿的鲜明特点。
去年以来,省地矿局加大资金投入,精选找矿靶区,创新找矿模式,狠抓工作质量,地质找矿成果显著,其中去年全年共实施各类地勘项目244项,共新发现矿产地9处,探明中型以上可供开发的矿产地7处。
以武宁大湖塘特大型钨矿的发现为主要标志,去年以来我省地质找矿实现重大突破,找矿成果丰硕:浮梁县朱溪铜矿,发现了厚大的白钨矿体,资源前景十分可观;赣中地区铁矿勘查,提交铁矿石资源量近1.45亿吨,渝水区良山、太平山和安福县铁矿资源丰富;九瑞地区找铜、城市地热勘查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
随着地质找矿实现重大突破,省地矿局所属单位也创造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找矿技术新成果:赣南队创立的与花岗岩有关的“多位一体”钨矿成矿模式,被专家评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资源公司自主研发的测汞装备,其精密度和稳定性在全国同类仪器中居领先地位;912队在浮梁县朱溪矿区施工的1701.53米深钻,创造了我省岩芯钻探最高纪录。
国外建成矿产基地
依托专业优势,瞄准海外市场,形成矿产基地,是我省在国外找矿的突出特色。
近年来,经过统筹部署,省地矿局找矿队伍与一些国家同行开展友好合作找矿,海外职工达300余人,施工设备达400余台(套),注入资金达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