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银行 >> 正文内容

警惕出口复苏下的行业信贷风险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谢利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21日

  今年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各国融资条件得到改善,投资和消费逐步回升,国际贸易迅速恢复。有关专家指出,目前趋于活跃的贸易商品已经从初级产品、非耐用消费品延伸至耐用消费品和投资类产品。未来一段时间世界经济仍将继续呈现复苏态势,因此会进一步推动全球贸易的增长。根据世界贸易组织预计,2010年全球贸易量将增长9.5%。

  外需环境的不断改善,令我国对外贸易在2010年走出一波快速回升的行情。根据最新海关统计,5月份我国出口规模创下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增速达48.5%,比上月加快18.1个百分点,大大高于市场预期。与金融危机前的2008年5月份相比,出口增加9.2%,进口增加11.4%,月度贸易顺差也恢复到危机前200亿美元左右的水平。

  在投资力度减弱,消费无望大规模启动的经济形势下,出口的恢复性增长不仅成为今年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性指标,同时还有利于消化国内部分过剩的产能。因此,有专家认为,作为宏观决策部门关注的重点,出口增速的高低甚至可能决定未来调控政策的走向。

  虽然整体来看,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整体外贸将逐步回暖,但从具体行业分析来看,当前出口复苏中仍存在某些不容忽视的风险。根据银联信最新一期的《中国重点行业季度信贷风险监测报告》,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烟草制品业、电力生产行业、塑料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和钢铁行业等行业信贷风险指数上升趋势较为明显,且有向中高风险区间靠拢的倾向,应当给予重点关注和监测。对此,分析人士指出,行业风险的存在主要不是集中在真实需求方面,而是在于人民币汇率的回升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剧。

  从人民币汇率来看,自2010年初以来,美元指数反弹走强,使得未来人民币汇率波动存在不确定性。如果美元的回暖超出预期,将带动人民币升值,无疑对我国的出口整体带来不利影响。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欧洲债务危机愈演愈烈,一旦欧元破位下跌,也可能对中国对欧洲的出口造成较大影响。来自兴业银行 的研究报告显示,以历史经验所做的分析表明,如果未来一段时间人民币兑欧元升值幅度按年率计算“持续维持”在10%左右,则中国对欧元区的出口年同比增速将下降到个位数;如果升值幅度在10%至20%,则对欧元区的出口将出现个位数的负增长;如果升值幅度在20%至30%,则出口同比可能出现两位数的负增长。

  专家指出,人民币升值将对进口比重高、外债规模大的行业长期利好;而对出口行业、外币资产高或产品国际定价的行业冲击较大。从商业银行防范信贷风险角度看,银行应根据对行业影响的特征选取风险防范的措施,择机进入进口原料比重高、外债规模较大的行业,而谨慎介入和关注出口、外币资产高或国际定价的行业。

  对于广大出口企业以及为其提供信贷支持的银行来说,出口复苏环境下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兴风作浪,也给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带来诸多风险。来自商务部的分析报告显示,由于世界经济复苏存在着整体或局部不确定性,在失业率居高不下、居民收入前景不明朗、产能过剩仍较普遍的情况下,消费和投资需求出现全面持续大幅回升的动力不足,企业库存正常化对需求拉动的效应也会逐步减弱。一些国家和地区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形势更加严峻。仅今年一季度,我国企业遭遇贸易救济调查19起,涉案金额11.9亿美元,同比增长93.5%。

  一直以来,从我国遭遇贸易摩擦较为集中的领域可以发现,贸易摩擦高发领域具有明显特征。根据银联信的研究,这些行业通常具有一些典型特征。比如出口地区行业容纳就业人口数量大,或者出口目的地市场为危机行业的上游产业。以美国汽车业为例,在遭受金融危机的重大冲击后,各大厂商被迫减产裁员,于是对钢铁、轮胎等上游产品需求减弱,钢铁、轮胎等行业因此成为贸易摩擦重点关注的行业。另外,那些对出口地执政党稳固政权形成重要支持的行业也容易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染指之地。银联信总经理符文忠分析说,美国工会在民主党执政基础中具有重要作用,而2010年美国面临中期选举,因此美国对华贸易摩擦进一步加剧难以避免。“另一方面,美国针对中国产品的贸易保护政策示范作用非常明显,欧洲市场往往会加以效仿。因此,对相关企业出口将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对这些行业,银行应当谨慎介入。”

  此外,他还提醒,一些不透明行业也容易被发起反补贴调查。如美国将我国许多原材料价格非市场化(如生产商的土地、水、电等)或得到政府财政补贴的商品认定为“得到了不合理补贴”,并由此发起反补贴调查,包括已实施的钢管等产品。这一措施可调查的产业链长、范围广泛,对我国出口的几乎所有商品都可能造成威胁。

  分析人士指出,在出口呈现复苏的有利形势下,无论是出口企业自身还是其背后的上下游企业,都应当做好各方面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因素,降低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商业银行也应加强对重点行业的监测和预警,有效防范信贷风险的产生。

分享:

来源:金融时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