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改革总方针没有变化
2005年7月建立的以市场暴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按照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根据我国国情和发展战略作出的正确选择,是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入WTO后适应新的发展和开放格局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我国的既定政策。此次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仍是这一方针的继续。
2005年以来的汇改是成功的
2005年以来的汇改是成功的。2005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按照主动性、渐进性、可控性原则以我为主有序推进,总体上对我国实体经济发挥了积极影响,为宏观调控创造了有利条件,也在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一是促使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提升核心竞争力,使出口保持了较强的整体竞争力。二是汇率浮动为推动产业升级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供了动力和压力,促进了出口结构优化和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是企业主动适应汇率浮动的意识增强,应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和控制风险的能力提高,外汇市场得到培育和发展。四是向国际社会展示了我国促进全球经济平衡的努力。
金融危机期间中国汇率政策正确得当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给全球和中国经济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和不确定性,我国适当收窄了人民币波动幅度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这符合我国经济的自身利益,有助于我国经济较快的实现稳定和复苏。在国际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许多国家货币对美元大幅贬值,而人民币汇率保持了基本稳定,这是我国稳定外需、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需要,也为亚洲乃至全球经济复苏作出了巨大贡献。事实说明,这一决策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