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 正文内容

3月新增信贷创14个月新高 预计二季度将继续放松

来源:信息时报    作者:徐岚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14日

    央行昨日公布,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01万亿元,远超市场此前预期的7000亿~8000亿元,并创出14个月来新高,同时一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2.46万亿元。3月信贷超反弹,市场分析认为,一方面源于政府倾向于保增长致使政策放松,另一方面企业对经济预期较前两月转好,贷款需求也有所增加。但由于一季度整体新增信贷总量并没有超过此前预期,这并不能表明经济已经转头向好,预计二季度经济将继续下降,同时二季度政策将继续放松。

    对实体经济支持有所改善

    央行网站昨日发布的《2012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01万亿元。此前市场预期,3月信贷将会反弹,但这个反弹幅度仍然远远高于预期。根据相关媒体4月初针对50家知名机构和经济学家的调查结果显示,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额均值为7757.6亿元,预期的最大规模也仅有9000亿元。实际上一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为2.46万亿元,同比多增2170亿元,显示流动性尚没有出现实质性的大幅放松迹象。

    新增信贷的持续萎靡一直是今年以来悬在宏观经济头上的一把利刃。尽管从去年四季度以来银行流动性好转,银行间市场利率稳步下行,银行超储率也在回升,显示银行间流动性比较充裕,据中金公司估算,当前银行超储率在2%以上,然而1~2月的新增信贷均不如人意。

    如今3月新增信贷超预期反弹,终于让市场暂时松了一口气。渣打银行经济分析师李炜表示,这一方面政府倾向于保增长,政策放松;另一方面,企业对经济预期较前两月转好,贷款需求也有所增加,促使3月新增信贷大幅反弹。而瑞银证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则认为,由于政府已允许银行将更多的贷款投向保障房和其他重大在建项目、针对首套房贷以及普通商品房的开发贷款也已放松,使得3月份新增贷款明显增加。国际金融专家赵庆明表示,3月信贷创新高一是由于流动性比较充足,二是季末冲点因素是信贷投放超预期的最主要动力。

    市场分析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资金对实体经济的支持状况有所改善。澳新银行中国经济师周浩表示,从另一方面也说明,微观经济体对资金还是存在相当可观的需求,实际经济的增长情况没有社会担忧的那么糟糕。

    企业短期贷款增长较多

    但此次公布的数据也透出一些不容乐观的信息,尽管3月份信贷数据比前两个月高,但事实上企业短期贷款增长较多,中长期贷款投放量依然不大,维持了今年前两个月的低迷趋势。数据显示,一季度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1.95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05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906亿元,票据融资增加2575亿元,中长期贷款仅占30%。平安证券固定收益部研究主管石磊表示,企业贷款短期化,长期贷款还是比较疲弱,表明整体需求还是不太好。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考虑到目前的投资环境仍然没有大改善,并且消费在短期时间内也难以有大幅提升,因此预计今年上半年银行信贷的投放仍将疲软。李炜认为从一季度整体新增信贷总量来看,并没有超过此前预期,不能表明经济已经转头向好,预计二季度经济将继续下降。二季度政策将继续放松,预计全年信贷8万亿元。

    中金公司在最新研报中认为,银行二季度的信贷供给瓶颈有望缓和,从而推动信贷投放边际改善,即从一季度平均每月7000多亿元上升到二季度每月8000多亿元。

    降准预期仍存分歧

    目前市场普遍认为,二季度政策将继续放松以促进经济增长,但由于3月份信贷猛增及充裕的流动性使得近期降准预期转淡,对于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的时点仍存分歧。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认为,从数据上看,无论是新增贷款还是货币投放量仍然偏紧,“我认为货币政策还是有点紧,13%左右的M2增幅远低于16%的目标,且从信贷投放的季节性特点看,一季度应该是信贷投放的高峰,但增长的幅度并不大。央行有必要调降存款准备金率。”

    而赵庆明则认为,外汇占款恢复增长,每个月1000多亿元可以预期的。而央行有意让央票退出,央票到期也是释放流动性。在这种情况流动性的水已经释放,预计近期不太可能调降存款准备金率。

分享:

来源:信息时报

责任编辑:李华林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