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13日
每经记者 杨井鑫 发自北京
“中担事件”的最终解决方式至今悬而未决,但银行同民营担保公司的合作已心有余悸。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获悉,继工行叫停与民营担保公司的合作之后,目前北京多家大行相继暂停了与民营担保公司的业务合作。
北京一家担保行业人士对此认为,中担担保公司的做法在北京行业内是绝无仅有的,属于个例。银行以强硬态度给民营担保公司“断粮”是一种歧视行为,也可能给整个担保行业造成毁灭性打击。
多家大行合作叫停
“中担事件”事发已4个月了,银行、担保公司和企业之间的纠纷仍未协调成功。在部分银行看来,“中担事件”暴露出的风险已蔓延到了所有民营担保公司,及时暂停与民营担保公司的合作也是无奈之举。
“从风险控制的角度来说,暂停与民营担保公司合作的并不是少数几家银行,多数银行都有对合作的担忧。中担担保在北京开展业务多年,现在出了这么大的事情,银行贷款部分已经逾期,可见其风险。银行在没有新的规避风险方案出来之前,可能会对与民营担保公司的合作非常谨慎,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某国有大行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与民营担保公司的合作只是暂停,未来可能会出台一些办法,防止担保公司套取资金的行为。
该人士进一步透露,“中担事件”事发后,该行总行层面已下令清查中担担保及其他民营担保公司的合作情况。“在这样的风口浪尖,下面的分行也不可能加深合作。”
“去年下半年以来,银行与担保公司的合作就基本上处于只收不贷的状态。尤其是‘中担事件’事发之后,更是全面停止了合作。”北京一家担保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对一直以来依赖银行生存的民营担保行业打击很大。
“如今,在工行首先拒绝与民营担保公司合作之后,国有大行拒绝合作的态度很明确。即使一直依靠担保公司拓展客户的一家股份制银行,现在也暂停了银担合作。”他说。
一位农行人士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确认,与民营担保公司的合作呈收紧状态,目前几乎只收不贷。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