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江西频道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13日
新华网江西频道4月13日电 2011年全省银行业机构小企业贷款余额1817.81亿元,增幅为24.64%;小企业贷款占企业贷款37.2%,比年初上升2.9%,继续位居中部六省第一……江西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宣传月活动正在赣鄱大地火热进行中,一串串令人欣喜的数字,一项项优惠扶持政策,为江西小微企业带来快速发展的希望。这其中,就有长期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保驾护航、全力助推的重要机构——江西银监局。
措施给力 推动江西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向纵深发展
对江西银监局而言,推动江西全省金融机构银行业为小微企业服务,有三项切入点:即政策引导、机构完善、搭建平台。政策方面,该局出台了《江西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考核评价暂行办法》、《关于建立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重点联系行(社)制度的通知》等小企业金融服务配套引领措施,并督促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落实。
该局制积极鼓励中小商业银行在有条件的市县设立分支机构,并在准入方面实行绿色通道,提高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机构网点覆盖面。积极向各级政府部门谏言,促成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如《关于进一步优化萍乡市金融生态环境有效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实施意见》、《南康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暂行)的通知》、《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
此外,该局还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协同省中小企业局等部门举办江西省"百园千企"政银企对接活动,有1110户企业参与对接,对接银行审批授信额度合计102.72亿元,累计发放贷款100.54亿元。
多方引导 助推江西小企业融资业务快速发展
该局通过推行小企业信贷业务计划单列,推动中小企业贷款增加。如招商银行南昌分行在中小企业贷款规模上切块专项管理予以倾斜,设置了中小企业贷款专项业务指标,要求中小企业贷款金额逐步递增,贷款占比逐步提高,贷款投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增速。
在该局的推动下,江西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增强风险定价能力、优化授信审批流程、完善激励约束机制、配置专项的财务资源等方式,推动各自小企业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如:江西省农村信用联社制定下发了《全省农村信用社小企业贷款利率定价指导意见》,推行贷款风险定价,各成员行社根据自身情况,制订适合本地实际的利率定价实施办法;工商银行江西省分行实施了小企业贷款评级、授信、押品评估和业务审查"四合一"流程,制定了"标准化"、"一站式"审批模式,贷款调查、审查、审批实行限时服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制定了《2011年度中小企业业务绩效考核体系》,将小企业贷款、小企业客户数等指标任务及时逐级分解到位,要求辖内各行以绩效为引导,制定相应的激励考核办法,促进小企业业务持续发展;中信银行南昌分行对小企业金融业务实行主线管理,将资源配置切块,以独立的财务资源配置方式专项用于小企业金融业务等等。
有保有压 优化中小微企业信贷结构
该局督促辖内银行机构,积极策应国家支持"三农"和中小企业发展的要求,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如新余农村合作银行创新发展了贸易类联保贷款、青年创业贷款、农村双带致富贷款等产品,创新推广了信用共同体贷款方式,有效破解了中小企业及下岗人员创业融资担保难题。
严格按照国家产业和环保政策要求,大力支持节能减排等企业发展。如江西省农村信用联社通过实行包括最高授信优惠制度、利率优惠制度、信贷倾斜等政策,大力扶持"四有三不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重点支持节能减排行业、低碳经济、绿色产业等项目;
设置贷款风险容忍度,严格控制产能过剩等产业贷款风险。如江西省农村信用联社严格限制对"两高一资"、产能过剩、淘汰行业的贷款发放,对电解铝、小钢铁、小煤窑、小榨油等落后淘汰产业实行风险"零容忍"。
鼓励创新 化解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
针对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该局鼓励辖内银行机构,创新产品、优化服务、帮助小企业走出融资困境。如鼓励浦发银行南昌分行研发了"银元宝"(即"银园保"模式)产品,通过为政府、银行与企业搭建合作平台,有效解决了园区小企业的贷款难问题,该模式被其总行评为6大经典模式之一,并在全行系统推广;
此外,鼓励直接融资。如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在满足审慎监管要求的条件下,优先支持小企业发行专项用于小企业贷款的短期融资债券;浦发银行南昌分行与赣州市政府合作尝试推动赣州地区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业务,目前已完成了对6户中小企业的调查、评级和备用授信报告的撰写工作。
2012年,江西银监局将以加大舆论宣传、践行"双线"考核制度、"落地"差异化监管政策、搭建同业交流平台和落实工作通报制度为"五大抓手",持续强化全省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推动力度,坚决落实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促进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再上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