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财经人物 >> 正文内容

嘉力宝董事长陈立新:逐梦高端装备业

来源:《浙商》杂志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12日

    [导读]嘉力宝将在5年内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吸引博士毕业生到企业从事技术创新工作,由此,企业人才战略从过去的单纯依靠引进走向“自我造血”之路。

 

文 │ 老魏

这天中午,陈立新喝了一些酒,有些微醺。走在浙江省诸暨市的北厂区内,他有些兴奋。

北厂是他最新的工厂。二月中旬,天气仍显阴寒,厂内树木上的小红灯笼还未撤去,残余了一些年味。

“我一直在想,钱赚到什么时候才够?比如说能买个好车,还能买栋好房,生活也过得富足,那也就差不多了。”陈立新说道,“但做企业不一样,做企业还需要有理想,有梦想,敢追梦。”

创业史

1994年,陈立新开始自己创业。

“最早还是做链条。诸暨这边链条产业配套比较成熟。”陈立新回忆。做了10年链条加工之后,因准备新上链轮项目需要采购滚齿机,陈立新却被告知,“先付款,再取货”。即便如此,“货还需要一年之后才能拿到。”

“我当时想,这么俏的产品,还不如自己做。”陈立新意识到,国内对高端机床的需求巨大。整个行业门槛高,竞争相对不激烈,利润空间更高。

“不是没人做过,但很多人砸精力、砸钱之后都没能造出一台机器。”陈立新默然了一会儿,“不瞒你说,那个时候我说要做滚齿机,很多人都笑话我。”

没有更多的优势,只拥有一个小县城里名不见经传的民营小厂,却想从国营大厂的滚齿机蛋糕里分一杯羹。那个时候在很多人看来,陈立新只不过是一个乡野间热血过头的青年罢了。

匆匆找了一帮技术团队之后,攻关很快陷入困境。好在陈立新已想好对策,“自己做不好,就出去引进外脑。”

2004年到2005年间,陈立新奔赴外地,让朋友叫了一批当地机床厂的老师傅一起吃饭。酒至半酣,陈立新坦言,想带他们到诸暨去。

“施了一点小激将法”,陈立新狡黠一笑。这些老师傅们在国营机床厂内就职超过40年,觉得离开原来的工厂就是背叛。

出生于1942年的刘文曲,老家在重庆。1967年,刘文曲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专业。从事机械行业40多年的刘文曲精于机床设计研发,在业界颇有声名,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高级工程师。

来诸暨前,刘文曲和丈夫周兴义都是某地机床厂的技术骨干。到了诸暨之后,陈立新不遗余力细心照顾,让刘文曲和周兴义深为触动。之后,二人成为嘉力宝滚齿机项目的总设计师、总工程师。

回忆不惜血本的挖人经历,陈立新微微有些得意:“不是所有人都有那么大的魄力。”

2005年,新厂建立,设备也陆续到位。第一年样机就被制造出来,送到国家检测时,专家们都有些讶然。陈立新至今记得一名专家感慨:“滚齿机几乎是民企的禁地,你们嘉力宝竟然就这样闯进来了。”

“事实证明,这样少走了很多弯路。越是高端的装备,越是有些核心工艺离不开人工。即便是普通的装配工序,也需要有多年经验的人来操作,才能达到高准度。”陈立新回忆,“我对自己说,要学一学海尔的张瑞敏。一旦失败,我也做好了砸掉机床的准备。但后来并没有发生这些事情。”

进军磨齿机

按照嘉力宝提供的数据,7年来,嘉力宝投入数控滚齿机床研发的经费已经超过1亿元。

对于精度的要求,周兴义比喻说,“滚齿机的精度为6到7级,误差范围在0.01毫米。而人的头发直径约在0.1毫米左右。”

滚齿机全国一年的产量仅在4000余台左右,磨齿机的精度要求更高,误差范围在0.001毫米,目前国内仅秦川机床一家生产,“我们将携带调试完成的磨齿机出席4月份在南京举行的中国数控机床展,正式宣布嘉力宝进军磨齿机市场。”陈立新表示。

高端装备行业里,还有剃齿机和擦齿机,这是我们未来的目标。”

“回过头想想,那时候很多专家说我胆子太大。与国营相比,胆子大的民企机制更灵活。”

除本身的机制灵活外,嘉力宝希望能从服务上胜于国营企业。只是,技术仍是一个较难启齿的话题。直到2009年,嘉力宝在诸暨还寂寂无闻。“在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在原有基础上的每一个创新都十分艰难。”在滚齿机床行业,嘉力宝目前还处在投入期。除滚齿机床之外,陈立新目前还在做风投与贸易的生意,但他坚称“70%以上的精力都花在了滚齿机床上”。

一家进口仪器经销商表示,进口仪器在精度、准确度和平均无故障运行小时数上,都优于国产设备,和国外产品相比,国产仪器在工艺及长期运行的稳定性上均落后好远。对于陈立新来说,摆脱高端设备核心技术依赖进口的局面,才是真正的目标。

等待政策的红利

2011年,嘉力宝商学院正式成立,研发总部设在杭州,旨在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按照计划,5年内嘉力宝将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吸引博士毕业生到企业从事技术创新工作,由此,人才战略从过去的单纯依靠引进走向‘自我造血’之路。”

“人才是永恒的命题。滚齿机的制造,不是几个技术人才就能搞定的,一部装备通常有几万个零件,从高层次的技术领军人物到每道工序上的装配师傅,都需要他们有多年的经验和技术沉淀,需要整个团队的精诚合作才能达到高精度水准。”

对陈立新来说,他期望能等到政策红利的到来。对创新产业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人才问题的解决。“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现在去外地招工,工人最好落户在诸暨,这样子女的教育问题也能解决。

来源:《浙商》杂志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