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深度视野 >> 正文内容

中国股市为何难撑起?

来源:新华网    作者:杨毅沉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12日

    新华社北京4月12日专电 题:资金流失、结构失衡、情绪浮躁——中国股市为何难撑起?

  随着一季度经济数据的发布,中国股市“多云转阴”:尽管监管层释放众多利好,但A股市场涨幅继续在全球主要资本市场中垫底。在这背后,减持资金出逃、市场结构失衡、投资情绪浮躁等深层次原因仍然是A股市场的痼疾。

  资金入场难敌减持出逃

  从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表态“蓝筹股显示出罕见的投资价值”,到广东千亿元养老保险金计划入市,再到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投资额度新增500亿美元,监管层持续力挺股市却没能再现以往“政策市”的效果。

  今年一季度,上证指数仅仅上涨2.9%,虽然1月与2月市场的持续反弹一度让投资者看到希望,但3月份随着全国两会这一“政策期盼”时间段的结束,沪深股市再次下跌。与此相比,美欧与亚太股市今年一季度显著反弹,美国道琼斯指数与纳斯达克指数还纷纷创下金融危机之后的阶段性新高。

  在“西强我弱”的格局之下,本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数据再次让国内投资者有些紧张,3月份CPI的超预期增长以及进口增幅的下滑,再次引发了投资者对于通胀压力上升和内需减弱的担忧,使得A股市场加大了波动幅度。即便中央汇金公司再次斥巨资增持国有商业银行股份的信息本周得以披露,但仍未能提振股市人气。上市公司各类股东与高管的减持明显抵消了增持的效果。

  不仅人们熟知的各种创业板、中小板上市公司股东在业绩变脸后大规模套现,就连行业龙头公司股东高管也迫不及待减持:近两年洋河股份一跃成为仅次于贵州茅台的第二高价白酒股,但其高管在2011年一季度发生20多起减持交易,套现金额超过4.5亿元。

  除了上市公司的中资股东,外资股东也加紧逃离A股市场,3月下旬,花旗银行一天之内售罄市值超过40亿元人民币的浦发银行股票。上述股东减持套现规模远超中央汇金增持国有银行的数额,显示出多路资金入场难敌股东减持的现状。

  垄断企业削弱A股增长动力

  除了股东套现离场问题,中国股市市场结构失衡、垄断企业削弱市场增长动力等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据统计,在美国股票市场上市值超过1500亿元美元的15家上市公司中,包含了苹果、微软、IBM、辉瑞制药、谷歌等一批高科技企业,除此之外,沃尔玛、宝洁、可口可乐等消费、零售业巨头也位列其中;而资源类和银行类上市公司则只有埃克森美孚、富国银行、摩根大通等少数几家。

  与之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在上证指数权重排名靠前的10家上市公司是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以及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神华等巨型资源类公司,而在深证成指的成分股中,地产、有色金属等行业上市公司也占据了主要地位。

  对此,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中国股市的市场结构不太平衡,大型国有垄断企业主导了市场,与欧美股市相比市值比重过大。

  北京师范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高明华指出,除了高科技与消费类企业比重过小造成的市场结构不平衡,超大型上市公司大股东控股比例过高,也使市场结构出现问题。他说:“欧美市场大型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分散,公司治理结构比较合理,市场也认可。而中国大型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不成熟,公司治理和管理效率存在诸多问题,最终表现为市场失衡。”

  大涨大跌折射浮躁投资情绪

  多位市场人士对记者表示,在减持套现严重、市场结构失衡情况下,投资者浮躁的情绪也使市场加大了波动与风险。

  东兴证券副总经理银国宏认为,1、2月份市场上涨,其中包含了很多政策放松的预期,但在政策调整跑到市场预期之后的情况下,股市就还没有到底。

  有分析人士指出,正是投资者期待政策一夜之间放松却未能实现的结果,导致了从1、2月份的持续反弹转向3月份的突然跳水。很多机构投资者都在看着市场,在研究宏观经济,自认为通胀压力会不战而退,因此投资动向也很容易成为反向指标。

  不过浙商证券总裁助理、研究所所长邓宏光表示,虽然3月份物价上涨超预期,让人们增加了对通胀反弹的担忧,但是由于经济下行风险可能更大一些,因此资本市场未来可能会将目光更多转向保增长,这或许能改变人们短视的眼光。

  “证券市场制度改革已经有了很多新进展,市场目前是在等待经济回落见底,到那个时候股市才会真正开始稳步上涨。”银国宏认为。

  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主任吕随启认为,市场走向成熟稳健还需要多个制度性因素支撑,包括新股发行制度的深化改革以及退市制度的完善等等。他认为,要抑制爆炒新股、热捧ST股等浮躁的投资行为,必须有更严格的法律监管。“要实现真正的市场化,必须实现法治化。”(完)

分享: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