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10日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已公布年报的1000多家上市公司中,有345家公司共计裁员17.65万人,家电、纺织、汽车等行业成为裁员的重灾区。过去十几年以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不可持续,从规模导向到靠品牌、技术创新实现增长,国内企业转型迫在眉睫。
裁员风潮频起
主动裁员、被动减员,以及由于并购重组导致的人员变动,形成了上市公司员工数量的新变化。其中,人员减少最多的是美的电器,员工总数大幅减少32179人;雅戈尔、南方航空、中信证券也不能幸免,员工减少数量均在万人以上;明星企业比亚迪的“人海战术”也成明日黄花,裁员5693人;除此之外,海通证券裁员1552人;汉王科技员工总数由原来的1570人减少至659人,减员幅度高达58%。“作为经济运行的滞后指标,去年的裁员情况更多反映了前年和去年宏观经济和企业经营的困境。”财达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李剑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不过,失业率会对经济造成滞后影响,从另一方面预示今年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第一季度还会继续保持降势。”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数据显示,前两个月工业企业利润出现27个月以来首次“负增长”,表明今年一季度企业的经营确实较为艰难。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杨畅近期调研了多家企业,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A股市场以制造业为主体,裁员反映出国内部分制造业智能化程度较低,同时也说明上市公司在进行一些有序的规划和成本控制,正在管理和生产效率提升上下工夫。
动机各不相同
从细分行业来看,家电、外贸、汽车等行业成为裁员的“重灾区”。分析人士指出,对于不同的行业,裁员的原因各有不同,需要进一步剖析。
以家电企业为例,普遍的裁员现象反映出现有模式的不可持续。除了美的这样的巨无霸,小家电企业伊立浦、小天鹅也在去年分别裁员531人和359人。业内人士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家电下乡为行业发展争取了几年时间,但家电产业在政策扶持下仍不思进取,结果转型进程仍然缓慢。加上大宗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人民币升值、国内信贷紧缩、房地产市场调控、家电下乡政策逐步退出等多重因素夹击,家电行业整体不振在意料之中。美的电器称,面对新的发展环境,原以规模为导向的成功发展模式已难以持续,公司适时提出与推动战略转型。广发证券家用电器行业首席分析师袁浩然认为,不必过于担心家电行业出现的裁员潮,公司裁员旨在改变战略,谈不上行业“严冬”。
对于外贸企业,人员的削减主要源于订单下滑。早在2008年,泰国等周边国家的纺织服装企业曾爆发大规模裁员现象,反观国内的纺织服装企业裁员有类似原因。自去年开始,我国对传统市场的出口开始下滑,今年前两个月我国出口同比增长6.9%,远远低于去年同期出口同比增长的21.3%。然而,仅仅凭借目前国内的消费市场还无法消化已经形成世界级产能的“中国制造”。裁员比例超过四成的雅戈尔,2011年净利润下降了近30%,订单萎缩成为大幅裁员的原因之一。
汽车行业的裁员也预示汽车行业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在比亚迪最辉煌的时候,董事长王传福曾骄傲地宣称,2025年要做到世界第一大乘用车企业,公司30万劳动大军和巨大的工程师队伍就是资本。如今,汽车行业面临需求增速下滑,不得不通过裁员来节省成本、压缩产能。比亚迪不得不忍痛舍弃其重要“资本”,但这并非意味着汽车行业就不行了。
被视为“靠天吃饭”的券商类上市公司也惹人注目,因A股市场低迷及行业竞争加剧,海通证券去年裁员1552人,居券商类公司首位。业绩报告显示,海通证券去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减少15.82%。无独有偶,中信证券去年也经历了裁员风波。中信证券利润中心的内部人士判断,海通证券这样规模的裁员只是个案。国内与国外投行的裁员略有不同,国外投行裁员的目的直指节约成本,通常采取一个个团队或者部门裁员的做法;而国内券商的核心团队不会出现大规模裁员,比如保荐人以及研究员。从人力结构上看,海通证券总部核心业务和职能部门的占比偏低,被裁掉的以营业部人员居多。
综上所述,当前出现“裁员风暴”的原因主要有四方面:一是行业性的原因,如房地产调控之于家电产业;二是订单下滑,导致企业被动控制成本;三是产品更新换代,技术性淘汰,替代劳动力的能力提升;四是人力资本的升高反馈到企业用工结构。
唯有加速转型
事实上,企业在经营不景气的市况下都可能裁员,只是上市公司的信息更为透明而已。“旧的驱动力正在减弱,新的驱动力还未培养成熟,企业预期较难乐观,因此缺乏扩张的动力。实体经济在减速,如果不及时改变这种情况,还会继续有裁员发生。”招银国际资产管理联席主席郑磊向记者坦言。
要缓解上述压力,无论业内人士还是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唯有依靠加速转型。我国经济的转型已是大势所趋,要弥补人力成本上升造成的负面影响,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
中化国际董事会研究员徐元元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低人力成本以及低效率产出是不可持续的,如果不转型,必将死掉一批不思进取的企业。”
然而,安邦咨询研究员杨志荣认为,提高劳动生产率需要有四大前提:一是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时间;二是更高质量的劳动力供给,有赖于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三是市场制度和政府服务环境的改善;四是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但当前以国有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抑制了金融资源的更有效配置。
杨志荣担心,在经济市场化改革踌躇不前的背景下,上述四个前提在短期内难以满足,预计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十分有限,我国企业成本激增的壁垒一时还难以跨越,人力市场的变化对企业和经济发展的冲击在短期内尚难抵消。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