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金融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01日
应从历史的、相对的和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综合看待银行利润增长,准确把握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促进金融业和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06~2011年,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净利润年平均增长30%以上,2011年商业银行利润为10412亿元,同比增长36.3%。中国银行业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和利润积累的时期,应从历史的、相对的和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综合看待,准确把握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促进金融业和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用历史的眼光看待银行业利润增长
十多年前,中国银行业近乎“技术性破产”。在当前主要国家备受国际金融危机煎熬的情况下,近几年中国银行业资产快速扩张、利润迅速增长。这初看起来不可思议,实则有其合理的历史逻辑,它是最近十年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金融体制改革“红利”释放以及银行业经营管理和科技水平提升的综合反映。
中国经济最近十年的快速增长是银行业利润迅速增长的实体经济基础。尽管经历了两轮通胀周期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总体呈现“高增长、低通胀”态势,尤其是国际收支连续大额顺差,外汇大量净流入,给银行体系带来了充裕的流动性。过去十年,“土地货币化、住房资产化”的快速发展也为信贷扩张提供了充足的抵押资产支撑。实体经济信贷需求旺盛、银行体系流动性相对宽松和抵质押资产迅速增加共同推动了银行资产快速扩张。2011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达113.3万亿元,为2003年的4倍多,2003~2011年银行业总资产年均增长19.3%,银行贷款余额年均增长18.4%,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年均增长13.8%。除2009年外,2006~2011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利润年增速均超过30%。经济发展所需的巨大资金需求与银行信贷供给相匹配,为银行业快速发展和利润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金融体制改革的“红利”释放为银行业利润增长创造了条件。过去30多年,中国银行业改革经历了从“专业银行”到“商业银行”再到“股份制改造”的过程。上世纪90年代末,注入2700亿元资本金、剥离1.4万亿元的不良资产、核销资产损失等举措,加快了银行业的商业化改革进程。但由于机制体制没有实质性转变,银行业风险仍然较大。2003年以后,银行股份制改革全面启动,先后采取核销资产损失、市场化处置不良资产、注资补充资本金、引入战略投资者、股份制改造、上市等措施,银行资本实力显著增强,生息资产比重明显上升,“历史包袱”和信贷成本大大降低,银行获得利润的能力显著增强,银行业的商业化和市场化程度得到实质性提升。
银行业经营管理和电子化水平显著提升为银行业利润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2003年以来,中国银行业逐步实现了国有股权的多元化和分散化,引入分权、制衡、问责、透明等现代公司治理理念和股东权益最大化的激励机制,建立起前、中、后台分离以及权责利统一的经营管理模式,形成了一套以利润等指标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同时,银行业更加注重风险管理,加大了风险识别监测、风险成本控制、风险决策问责、内控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和实施力度。同时,借鉴国际银行业监管的经验,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制度、标准和技术逐步改善,监管方式和手段不断改进,持续监管能力和全面风险监管能力得到提升,为银行业稳健运行和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过去十年是电子化和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在金融业迅速推广和广泛使用的时期,银行业的科技化、集约化程度显著提高,大大节约了银行经营成本。先进技术和经营理念的运用,使得中国主要商业银行成本收入比普遍降低至30%左右,极大地增加了银行业的利润空间。
用相对的眼光看待银行业利润增长
2011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净利润超万亿元,利润绝对额比较可观。但从一些相对的经营效益指标以及与国外同行业比较来看,中国银行业利润并非“暴利”。
中国银行业相对经济效益指标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并不算高。银行具有较强的杠杆特性,其资本利润率一般高于工业等其他行业。以2010年为例,商业银行资本利润率为19.2%,明显高于国民经济行业统计中24个行业的资本利润率。但是,单纯比较银行业与其他行业的资本利润率不能全面反映银行盈利能力,需要结合资产规模和成本支出等因素综合衡量。目前中国银行业利润额较高,与其庞大的资产规模密切相关。2011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为113.3万亿元,而国民经济行业统计的39个行业资产总额为65.8万亿元。从单位资产的盈利能力来看,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利润率为1.3%,而39个行业平均资产利润率为8.3%。其中38个行业的资产利润率显著高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如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非金属矿采选业、木材加工及制品业分别达22.4%、22.2%、16%、15.5%,仅有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0.4%)低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综合对比来看,银行业的盈利能力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处于较低水平,改善金融服务和提高经营效率仍有一定空间。
中国银行业的总体盈利能力在全球同业中并不特别突出。衡量金融机构利差水平有净息差、净利差和毛利差三个指标。衡量银行总体盈利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指标主要是净息差和净利差。净息差是利息净收入加上债券利息收入与平均生息资产的比率,净利差则是银行利息收入与生息资产的比率与利息支出与付息负债比率的差。上述两个指标受银行的资产构成和业务结构影响较大。随着金融创新和经营范围扩大,银行生息资产不仅包括贷款,也包括债券等,不仅有利息收入,也有中间业务收入。因此,净息差更能反映银行综合盈利能力。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净息差最高是2008年的高于3%,最低是2009年不到2%。2011年,宏观经济环境趋紧,银行定价能力增强,利润增长较快,银行业净息差回升至2.7%,而欧美等国大型商业银行的平均净息差长期保持在2.9%以上,如2011年上半年富国银行、花旗银行和JP摩根银行分别为4.03%、2.82%和2.8%。从收入结构看,主要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从2003年末的12.8%上升到2011年9月末的18.5%,而国际大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一般在50%左右。银行中间业务有个市场化的过程,企业和个人对中间业务收费也需要逐步适应,这部分产品定价一般是差别化的,应鼓励和规范市场充分竞争来形成均衡合理的价格。毛利差是指贷款平均利率减去存款平均利率。在现阶段“贷款利率有下限、存款利率有上限”的情况下,毛利差一定程度上可用来观察银行业的盈利空间,但最终盈利状况则取决于资产规模、不良贷款率、客户和收入结构、成本收入比等因素。
银行业的高风险性客观上需要较高的回报。银行业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服务部门,主要通过经营货币及货币资本来创造利润,其行业的高风险性有别于国民经济中从事商品生产和流通的一般行业。因此,银行业客观上需要相对较高的利润增长来弥补其经营风险,这一方面可满足银行业投资者的风险回报,增强社会对银行体系的投资信心,另一方面可将利润补充资本金,增强银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用长期发展的眼光看待银行业利润增长
长期来看,近几年中国银行业资产快速扩张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和阶段性,而银行业“拼资产规模、拼市场份额”的粗放增长模式难以持续,银行业利润持续高增长不可能是长期趋势。
未来银行业发展将面临宏观外部环境的更大制约。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已演变成旷日持久的主权债务难题,以及国际金融业与实体经济的长期深度“再平衡”。受危机影响,我国涉外经济可能在较长时间里面临外需持续疲软、国际贸易摩擦增加等不利因素,国际收支可能进一步趋向平衡,外部流动性不大可能再像过去几年那样较大规模地持续流入。同时,国内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成本上升,结构调整等因素,经济增长很可能逐步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通道,信贷需求将逐步回归平稳。随着资源配置全球化、多元化以及直接融资的发展,国内居民国内外资产配置将更加多样化,以存贷款业务为主的银行业对存款依赖较大,存款竞争将更加激烈,银行业融资成本趋升将制约利润增长。
银行业扩张将受到内部条件的更多约束。2009年以来信贷的快速扩张大量消耗了中国银行业的资本。国际金融危机明显提高了全球银行业的监管标准,不仅强化了银行业的资本充足要求,而且明确了逆周期资本缓冲等宏观审慎要求。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水平等指标对中国银行业资产扩张的刚性约束必然日益显现。有研究认为,如果未来五年主要上市银行贷款增速维持在14%~15%的水平,资本金缺口可能超过5000亿元。这不仅形成巨大的股市再融资压力,而且对银行体系融资能力的信心也会带来冲击。未来资本融资成本的上升,以信贷资产扩张为主要盈利来源的银行业利润空间势必受到更大压缩。
银行业面临的风险因素不容忽视。2011年末,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率仅为1%,但信贷资产受经济周期和经济环境的影响较大。过去几年信贷高速超常增长,信贷资产质量并没有十足的把握。随着集中还款期的临近,一些质量不高、风险较大的信贷资产或业务有可能“水落石出”。现阶段,房地产市场呈现结构调整态势,资产价格可能进一步回落,商业银行抵押质押的资产可能出现不足值问题。今后几年,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集中到期较多,风险缓释的负担较重,一定程度上会加大不良资产上升压力。因此,未来商业银行可能面临新一轮不良资产反弹压力。如果不良贷款大量增加,势必侵蚀银行业的利润空间。
中国银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根本上取决于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和效率,取决于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此,需要鼓励商业银行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在敏锐把握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需求中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积极发展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和多元化、差别化的金融机构体系,加快发展直接融资,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支持民营资本更多进入金融领域,合理引导民间融资的“阳光化”,通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优化金融体系促进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潘宏胜 王 东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二司;牡丹江市中心支行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所在单位意见)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