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江西经济新闻 >> 正文内容

从“观洲”到朝阳新城

来源: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30日

    朝阳新城,这个近两年在南昌楼市时常出现的名词和板块,是从朝阳洲板块蜕变而来。2004年,南昌编制了《朝阳洲地区控规》,对朝阳洲地区的布局、定位以及功能等作了系统的规划。2007年,在原有规划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并制定了《朝阳洲地区控规调整方案》。由此,2008年4月6日朝阳新城建设正式启动。

  根据规划,朝阳新城用地确定在水厂路以南、昌南大道以北、滨江路以东、象湖风景区以西的11.7平方公里范围内,规划人口为20万人。按照“一核一廊生态轴、一横一纵发展轴、一主三副四中心,一个市政配套区以及多个住宅区”的规划布局,朝阳新城将被打造为南昌的“新四城”。即配套完善、生态环境良好、高品质居住的“现代宜居之城”;人性化绿色交通、TOD公共交通的“绿色交通之城”;江、河、湖多样性滨水空间的“滨水生态之城”;文化创意、休闲娱乐的“文化休闲之城”。朝阳新城的规划是对《南昌市2002~2020年总体规划构想》中朝阳洲规划的细化和补充,规划中对高品质居住功能的强调,进一步表明南昌市委市政府全力打造南昌CLD中央生活区的目标和决心。

  前世:朝阳新城以前称为“观洲”

  朝阳新城从朝阳洲板块蜕变出来,西面是赣江,东边是象湖,中间有桃花河蜿蜒穿过,如今已成为南昌楼市炙手可热的板块,一如2003年青山湖板块从京东板块中蜕变而出,自成一脉。

  很多老南昌都知道,南昌城的地形地貌有一句谚语:七门九洲十八坡。朝阳洲就是“九洲”之一,不过以前朝阳洲是叫潮王洲,解放后,名称改为朝阳洲。

  以前朝阳洲也叫洲上,住在这里的人被称为洲上人家,住在这里的人也自称是洲上人。由于朝阳洲位于赣江和抚河夹击地带,造就了其漕运发达的地理属性。自古以来,洲上居民便以江边放排、运送木材和贩鱼为生,并建房、定居。曾几何时,朝阳洲上的元字街、利字街、亨字街,贞字街四条老街因漕运繁华一时,闻名南昌。

  以前,朝阳洲居住的人口不算多,只有几家规模不大的工厂,人们印象比较深的可能是朝阳水厂,还有朝阳农场。朝阳农场,建于1985年6月,属于国营农场,区域内建有农副产品批发大市场、朝阳医疗器械厂、朝青印刷厂、朝阳卫生院等。

  上世纪八十年代,朝阳洲还是个不大起眼的区域,那时洲上人到南昌中心地带,还要坐渡船,后来有了抚河桥,进城才方便些。

  朝阳新城在朝阳洲以南的地方,它的位置正好位于朝阳洲的上游,这里最早又叫观洲。朝阳洲上的居民多以放排、跑船为生,船或木排从上游下来,到了这里的水面上,就可以看到朝阳洲了,因而“观洲”得名。

  今生:高品质居住新城堪称南昌的“心脏”

  10年前,朝阳洲还是控规用地。随着红谷滩板块成熟,市场迫切需要一个更热、更好规划的区域来承担城市发展的热点。环顾四周,被人们誉为“南昌最后一块璞玉”的朝阳新城,走进人们的视野。

  2004年,南昌编制了《朝阳洲地区控规》,对朝阳洲地区的布局、定位以及功能等作了系统的规划。随着近几年“一江两岸”的快速发展和生米大桥的建成通车,南昌的框架在不断拉大,过去的规划已跟不上该地区的发展步伐。因此,2007年,在原有规划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并制定了《朝阳洲地区控规调整方案》。由此,朝阳新城的定位确定为:建设以高品质的生活居住为主,融商务办公、商业服务、文化体育、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设施完善的人居典范新城,营造滨江、滨湖、滨河多样化的滨水特色之城。机构和布局调整为“一核一廊生态轴、一横一纵发展轴、一主三副四中心、一个市政配套区以及多个住宅区”。

  根据去年5月“出炉”的朝阳新城总体规划,朝阳新城的目标是,5年内打造成“现代宜居之城、绿色交通之城、滨水生态之城、文化休闲之城”,完善公共服务、绿化、交通、市政等各项设施的配套,创造高品质的居住新城,力争获得“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迪拜)奖”。

  朝阳新城将形成“一主三副四中心”:在朝阳洲路以南、抚生路以西的滨江地区形成朝阳新城的主中心;在临象湖风景区、抚生路与云居路交会处形成三个副中心。同时,设立“一个市政配套区”:在象湖污水处理厂周围配套工业和物流仓储用地,形成集市政、工业、物流配送于一体的产业区域。此外,根据路网与河道的划分,形成4个居住区。

  从南昌城市的版图来看,朝阳新城有点像青山湖,但它又绝不是青山湖,它比青山湖更具“都心”价值。它镶嵌于红谷滩、象湖新城、象湖东岸等日渐兴起的板块中央,形成众星拱月的态势。朝阳新城不但实现了与旧城市中心无缝对接,更是连接新老城区的唯一核心纽带。东握老城区,西接红谷滩的重大区位优势,决定了朝阳新城未来发展的风生水起,且独据“东湖、西江、中间河、北商、南居”的先天资源,在政府“新四城”发展战略的扶持下,其发展空间和价值不言而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朝阳新城堪称南昌的“心脏”区域。

  “四横四纵”主干道路网45条道路便捷交通

  朝阳新城将引入公共交通引导用地开发的模式,居住小区未建公交就先行,将以创造高品质的生活居住新城为主。

  根据规划,朝阳新城将打造“四横四纵”的主干道路网结构。其中,“四横”为洪城路、建设路、朝阳洲路、昌南大道;“四纵”为滨江路、抚生路、桃花路、抚河南路。主干道设计为36至50米宽,双向六车道。朝阳新城共规划道路45条,总投资约18亿元,其中抚生路、桃花路、朝阳洲路、云飞路、介浦路及郁台路南段已基本完工,云锦路、抱石路、青原路等19条道路施工接近尾声,还剩翠屏路、紫瑶路等道路因规划调整原因尚未开工。

  路网建设还将本着公交优先的原则,引入TOD模式,即公共交通引导用地开发,公共交通首末站深入居住区腹地,服务半径为500米,周边居住用地以首末站为中心开发,强度由内向外逐渐减弱。根据规划居住用地分布、人口规模、片区划分等因素综合考虑,规划共设置公交首末站7处,单站占地约3万人。通过大容量、高效准点的公交站点,提高周边居民公交出行的比例,减少小车通行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南昌历史名人有关的路名成为朝阳新城新路名的一大亮点。据悉,朝阳新城5条东西向的次干道,由北往南分别以“云”为首字系列命名为云天路、云锦路、云飞路、云海路、云卿路。“云卿”是清朝南昌县令江召棠的号,他廉正爱民、秉公执法,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历史名人,上述路名都是源自这位名人的字号。此外,还有两条南北向道路源于名人字号,分别是真君路、子羽路。真君是人们对古代治水先驱许逊的尊称,子羽是春秋末年在南昌结草为堂办学育人的孔子门生澹台灭明的字,他们都是与南昌有着极深渊源的着名历史人物。

  朝阳大桥今年9月开建

  朝阳新城水资源丰富,根据规划,该片区水系整治工程主要整治8条水系,水系上在建大大小小42座桥,建成后形成“一桥一景”。

  在这些桥中最重要的就是朝阳大桥,作为南昌第六座跨越赣江的大桥,目前,朝阳大桥规划方案已经敲定,预计今年9~10月份开工建设,在2014年年底前竣工通车。

  朝阳大桥位于南昌大桥与生米大桥之间,连接朝阳新城和红角洲地区,东与朝阳新城的九洲大道相接,西与红角洲地区的前湖大道相接。朝阳大桥主桥主跨采用六塔七孔单索面斜拉桥方案,大桥跨越赣江范围全长约1560米,分为主桥和引桥两部分。其中主桥长720米,桥梁宽38.5米,塔高35米。

  朝阳大桥机动车道将为双向八车道,并设置人、非慢行系统,设计车速为60千米/小时,并保留远期80千米/小时的可能性。作为一座特大城市桥梁,朝阳大桥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洪水频率为三百年一遇,设计基准期为100年。

  朝阳大桥将成为继南昌大桥后,我省的第二座汽车、人行双层桥,设计日均车流量至少在8万辆以上,朝阳大桥的建成将极大地疏缓跨江通道的交通瓶颈,减轻南昌大桥、八一大桥的交通压力。据了解,在生米大桥与南昌大桥之间,还有可能建过江隧道。朝阳大桥的建设对推进南昌市“一江两岸”规划总体的实施,进一步加快朝阳新城、红角洲地区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此外,朝阳新城的规划还预留了象湖隧道,一头连接广州路,一头连接朝阳洲路。

  依水而建景观线和公园

  朝阳新城在生米大桥至南昌大桥之间,东西以象湖和赣江为界,具有“滨江、滨河、滨湖”的特点。根据规划,朝阳新城将建江、河、湖多样性的滨水空间,将创造一个中国少有、世界不多的滨水景观区,将打造三条不同特点的滨江、滨湖、滨河多样化的滨水景观线:赣东历史文化景观线,以滕王阁为源头,沿赣江展现千年的历史文明;桃花河城市滨水生活景观线,以桃文化为特色,文化餐饮为补充,形成城市休闲生活景观,配以部分酒吧、咖啡厅、书吧等滨水建筑、街区;象湖湿地风光景观线,以其生态湿地为依托,融滨湖旅游、居住娱乐、文化休闲为一体。

  此外,朝阳新城将围绕水系做景观,按区位分为“四纵四横两圆”的格局,四纵为南桃花河、桃花路景观渠工程、东桃花河、西桃花河;四横为昌南辅道景观渠道工程、云飞路景观渠道工程、水厂路景观渠道工程、三清路景观渠工程;两圆为南桃花河支流、2号电排站前池。

  2011年1月1日,南昌市新动物园开门迎客,成为朝阳新城最具亮点的景观之一。南昌新动物园占地千亩,分为八大特色功能区,展出动物300多种,借鉴日本的横滨动物园成功展现“动物栖息地生态环境布局”这一新概念,动物园不仅具有优美的环境,还具有较高的科普性,努力打造成为全国一流乃至世界知名的动物园。

  据了解,赣江、象湖、南桃花河以及护城河沿线规划了滨江公园、滨河生态公园、朝阳公园、朝阳体育公园、护城河公园等。

  文/记者夏震

来源: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