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西晨报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29日
▲湖景优势明显。
“大好年光与湖色,一尊风雨杏花楼。”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在南昌百花洲登洲游湖时不禁感叹南昌的湖光美景。可见,以百花洲为核心,东湖、南湖、北湖,三湖一线的环湖区域是南昌市内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由于地处中山路、叠山路、民德路等主干道的中心部位,环湖区域打造特色商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受限于老城区环境影响,该区域的商业模式依旧较为落后。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今年南昌市准备借助三湖优势,打造环三湖经济圈,目前已着手调研工作。
优势:湖景优势、文化资源明显
水丰、湖多是南昌老城区的亮点之一,也正因为湖景的“美貌”带动商机,吸引不少投资者在该区域开店。络绎不绝的人群前来休憩的同时带动着消费、带来了商机。
另外,坐落在东湖东岸、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的佑民寺;位于南湖路的“水观音亭”杏花楼;以及北湖、南湖路上别有一番风味的民国建筑等独具风味的景点为该区域造势、造名、造财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相关人士介绍称,由于环湖区域地处八一大道、中山路、叠山路、象山北路的中心位置,其中民德路横贯东、南两湖之间,是以大众商场、百盛商场、天虹商场、中山路洪客隆等几大购物商场为核心的商圈交汇点,人流车流川流不息,拥有多重商圈、区位优势及强大的客流资源。
现状:商户以餐饮、服装为主
东湖自唐以来便是著名的风景湖,又因毗邻中山路拥有发展商业的条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消费需求的增长,沿湖店面也逐步发展到了南湖路及北湖路路段。不过,经过长久发展,该区域商户业态仍旧是以餐饮、服装、零售业为主,行业格局没有明显的特色。
来自东湖区统计局的调研数据显示,三湖区域商户业态主要以餐饮、服装、零售、居民服务为主,商户数量总计是64家,其中餐饮业14家、服装店15家。而东湖则占据主要地位,商户数量达到了38家。
“我这个店在这儿开了10多年了,主要还是居民照顾生意。”环湖路上一家杂货店的老板张先生告诉记者,店面每个月的租金不到两千元,但是近几年来的涨幅较大。
而据记者了解,环湖商铺多以承租方式为主,50家承租性质的商铺占比高达78.13%;商铺营业面积超过百平米的共26家,占总量的40.63%,且这26家商户80%开业时间在8年以前。“营业面积的大小决定着商铺的规模和档次,继而影响着商铺的‘寿命’。”相关人士称。
业态单一、档次较低
尽管环湖区域占据地理优势,吸引不少商户前来投资,但商户总体规模小、业态单一、效益低,并未形成“成行成市”的气候。
为此,东湖区统计局专门就此做过专项调研,分析三湖区域发展受限的原因。“类似杭州西湖周边的商业发展,实际上有不少高档的餐饮。”该局工作人员张亚婷表示,但三湖区域的商业发展的扩容空间受限,同时现有物业的商业投入也明显不足,调查数据显示,环湖商铺平均约30元/㎡的月租金还无法有力吸引更多周边业主将自有房产提供到商业营运中,经济效益对商业投入的显性引导作用没有得到发挥。
另外,该区域商铺档次偏低,商铺中从业人员超过8人以上的仅为15家,占比23.44%,其余商铺从业人员多在3人左右,月营业额大都在8万元以内,规模普遍偏小。而现有商户在投资能力的制约下,大多选择走中低端消费路线,商业档次难以提升。除此之外,由于地处老城区,交通问题、居住与商业发展矛盾也日益突出。
建议:完善经济圈服务性功能
如何打造环三湖经济圈,让具有特色的湖景和商业契机联合在一起?记者了解到,目前相关部门已经着手规划,并且设立了打造“环三湖经济圈”的项目。“该项目是今年才开始计划的,目前已经做好了前期的摸底调查,但是具体还未着手实施。”南昌市东湖区商务局副局长王树珊表示。
东湖区统计局的相关人士表示,环三湖经济圈应按照“一湖一特色、一湖一格局”的经营理念,以打造有文化特色经济商圈为目标,力争打造出全市高端商业和时尚消费的制高点。
东湖区统计局的工作人员张亚婷表示,东湖区要力争将环三湖经济圈的打造纳入全区乃至全市的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结合各自优势因地制宜打造建设规划。“东湖位于八一公园、中山路、民德路之间人气最旺的地段,较为适宜中端及大众型消费商业类型的培植,主推大众餐饮及零售;南湖因有杏花楼、书画院等文化景区,较为适合发展私人会所、高品质餐饮、画廊、酒庄、茶庄等高端产业;北湖因其相对更为幽静,适合(静)酒吧、咖啡厅、高档美容休闲等会员制的商业模式。”张亚婷说。
建立体停车场缓解停车难
除此之外,还要充分发挥湖景资源,提升商业品质的同时完善区域内的功能,针对不同风格定位进行特色街景改造,东湖区域可运用时尚元素、南湖可结合仿古元素、北湖采用欧式元素等等,力求通过外部景观的别具匠心增强其消费吸引力。
“区域内停车难问题比较突出,以前曾经有建设湖底停车场的打算,但后来因水压问题没有通过规划。”张亚婷认为要积极解决停车难的问题,努力开辟停车位,大力建造立体停车库,并通过提供观光车接送等服务缓解交通压力。此外,还要完善区域内消费指南导示牌、公厕、咨询投诉等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功能,全面提高环三湖经济圈的消费品质。
招商引资聚集商业人气
另外,经过多方调研,东湖区统计局认为,要充分发挥文化景区资源,利用现有的省佛教协会、佑民寺、基督教堂等,举办各式宗教活动,结合书画院和杏花楼的文化资源开展中西式画展,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区域文化交流,为环三湖经济发展搭台造势。
按照环境保护的要求,环三湖区域或将可以建立与环三湖经济圈相适应的行业准入机制并保障有力实施,同时加强对入驻商户的监督管理,确保有限的湖景资源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另外,还可以在调查并听取商户意见及建议的基础上,制定出台量身定制的扶持政策,促进环三湖经济加快发展。
同时,相关人士建议通过开展招商推介工作,积极吸引品牌商户入驻,有力提升商业档次,发挥好主体经济区域的辐射带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