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29日
早报讯 中小微企业是我省的特色和“名片”。如果中小微企业发展出了大问题,经济社会发展就要出大问题。昨天,省人大常委会专题听取了关于我省促进小微企业发展情况的报告。
统计显示,截至2012年1月,我省小微企业有56.9万家,占企业总数97.0%,吸纳就业1178.5万人,占所有企业的55.5%。
从总体上看,我省小微企业发展是健康稳定的,但是与解决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要求相比,与广大小微企业的期待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目前,我省小微企业“低、小、散”的普遍特征依然存在,多数企业处于产业链的末端,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较弱。
现状:
三类小微企业
生产经营情况良好
去年,我省认真落实涉及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实行社保“五免四减三补贴”,开展企业清费减负专项治理。2011年,全省小微企业享受税收优惠约60亿元,集中减征四项社会保险费15亿元。
省财政还出资10亿元设立了省中小企业再担保基金。到去年底,全省小企业贷款余额14092.6亿元,较年初增加2245.9亿元,同比增长34.2%,超过各项贷款平均增速20.3个百分点。我省小企业贷款余额和增量均居全国首位。”
同时,加强融资性担保体系建设。目前我省共有各类融资性担保公司676家,注册资本363亿元,2011年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货款总额达1160多亿元,风险控制良好,代偿率为0.90%。
从2011年12月开始,省人大财经委就全省促进小微企业发展情况开展专题调研,并出具调研报告。总的来看,针对2011年我省企业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各地和各有关部门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了我省小微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