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上海银监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2009年期间,各中资商业银行纷纷在沪设立营运中心,非持牌营运中心和持牌营运中心均大幅增长。在沪营运中心不仅数量激增,且种类更加繁多、业务领域更加广泛、功能更加全面。上海银监局人士认为,在沪各营运中心立足上海市场、辐射全国,将有力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末,各中资商业银行在沪设立持牌营运中心13家,比2007年末增加6家,增幅达85.71%;非持牌营运中心45家,较2007年末增加16家,增幅55.17%。
持牌营运中心除原有的信用卡、票据和资金营运中心外,近两年新增了私人银行、贵金属、中小企业三种新类型的专营机构,涵盖了现有商业银行所有的业务领域,也对这些领域进行了市场细分。非持牌营运中心的经营范围,不仅包括商业银行各类对外经营的业务,还包括数据处理、客户服务、行政服务等中后台支持类机构,使金融支持和服务也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近年来,各在沪营运中心都保持着较好的经营成绩,尤其是各持牌营运中心,交易量逐年上升。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仍保持着较好的资产负债水平和盈利水平。为保持较好的经营业绩和市场排名,各营运中心不断加大创新力度、促进业务转型、提升服务质量,这成为了各相关市场交易活跃、金融创新产品叠出的主要推动力。
数据显示,2008年-2009年,在沪设立的资金交易部门及行业金融部门分别增加4家、5家,这两类营运中心新增数占2008-2009年新增非持牌营运中心的一半。上海银监局人士指出,异地商业银行在沪设立非持牌营运中心总体力度加强,陆续有新的异地法人银行在沪设立非持牌营运中心,特别是资金交易类及行业金融类营运中心发展迅速。这显示出上海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对异地机构的吸引力正在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