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赣州政经 >> 正文内容

虔城“银发经济”急待开发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胡星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26日


在市中心城区某手机超市,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老人手机已经“走上”了手机展示柜台。
 

   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老年人也越来越懂得享受夕阳生活,业内人士表示,在这个数量庞大的老龄群体中就隐藏着一根潜力无限的“银发经济”链条。为此,记者专门走访了赣州中心城区,了解“银发经济”的发展情况。

    ■老年人用品“有求不应”

    市民李奶奶是个喜欢运动的老人,只要天气好,每天晚上她都会到大公路的奥林匹克广场去跳健身舞。李奶奶说,她已经退休多年了,自从退休后她就迷上了跳健身舞,她觉得每天晚上来这里跳舞可以保持身体健康和心情舒畅。但是,因为市面上没有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健身服装卖,每次去跳舞的时候她都只能穿着适合年轻人穿的健身服装,这让比较注重生活品质的她有些烦心。

    年近七十的刘奶奶也有同感,她说,其实老年人也爱美,可商场里没有专为老年人设计的品牌服装,许多衣服款式多少年不变,千篇一律的宽松肥大式,既少垫肩又无腰身,穿上去无论胖瘦都显得十分臃肿。“市场上为老年人准备的衣服寥寥无几,我们想买件称心如意的衣服实在不容易。”刘奶奶说。

    关于中心城区老年人用品稀缺的现象,市老龄办综合科科长郭崇来表示,老年人用品可涵盖老年人吃、穿、用、保健、健身、娱乐、休闲等各领域,但在现实生活中,老年人用品市场却是有求不应。其原因在于,大部分经营者认为老年人大多生活节俭,舍不得花钱消费,稍微贵一点的服装就卖不动。同时,很多老年生活用品又是耐用品,像拐杖、轮椅等,买一次能用一辈子。因为利润空间小,很少有经营者会选择经营老年人用品,导致老年人用品很难买到。

    ■“银发经济”不打“豪华牌”

    近日,在大公路一家体育用品店,市民温先生花600元钱买了一把健身剑作为他母亲的生日礼物,让他母亲有空可以到公园里练练剑,锻炼一下身体。温先生说,老年人不在乎吃好的、穿好的,关键是身体要好,买健身剑这笔钱花得值。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老年人用品的使用者是老人自己,但购买者却大多是老人的子女或亲人。老年人在多年生活中养成了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大多数的低收入老年人不愿意在专门的老年人生活用品、服装以及保健品等方面消费。

    为此,郭崇来表示,很多老年人舍不得为自己花钱,但老人的子女为了尽孝心,让老人安享晚年,都愿意为老人消费。但是,家庭经济能力的差别决定了不同的需求,富裕的家庭希望家里的老人能享受更优越的物质条件,低收入的家庭只能满足家里老人的基本需要。目前,中心城区老年人用品的消费主体主要是中、低收入的老龄群体,这一基本情况决定了“银发经济”不能走高端路线。要让“银发经济”面向普通老年消费者,则必须为低收入老龄群体,特别是广大农村老龄群体的消费需求提供保障,让市场上的大部分老年人用品符合中、低收入老龄群体的消费水平。在兼顾低消费老龄群体的同时,可以经营一些科技含量高、上档次的老年人用品,以满足经济条件较好的老年人的消费需求,但是在数量上必须合理控制,保持“银发经济”的健康发展。

    ■科技产品需要更“傻瓜”

    最近,市民钱奶奶的孙子送给她一部大屏幕的智能手机,还当场教会她使用手机打电话、发信息、拍照、听收音机等功能,钱奶奶觉得这手机不仅能当照相机用,还能听收音机,喜欢得不得了。可钱奶奶的孙子走后,钱奶奶就不会用这手机了,打开一个应用程序却不知道怎样退出。事后,钱奶奶又用回自己原来那部便宜的手机,并感叹道:“真希望市面上能有一些融合科技元素,同时又适合老年人使用的‘傻瓜’产品呀!”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老年人和身边的高科技产品“水土不服”?某品牌手机营业员陈先生表示,现在流行的高科技产品从外观到功能设计都不适合老年人使用,而这种忽略老年人使用特点的设计理念又反过来降低了老年人的消费欲望。老人上了年纪后,多会出现眼花、耳背、手脚不灵便等“通病”,只有功能简单、外观大方、操作方便的产品才能让他们使用起来得心应手。但眼下的高科技手机都是将复杂的功能集约到非常有限的操作空间上,这一发展趋势和老年人的使用要求背道而驰。

    陈先生还表示,中心城区的手机行业已经把消费目标向老龄群体瞄准,市场上出现了一些适合老年人使用的“老人机”。这种手机价格便宜,完全按照老年人的使用要求来设计,按键大,屏幕的字体大,有多个功能快捷键,电池也很耐用。

    关于老年人对科技“恐高”的现象,中心城区手机行业的业内人士夏先生表示,老年人对高科技手机的“恐高”实际上是适合老年人使用的高科技手机市场的缺失,只有开拓并完善老年人用品市场,研发出供老年人使用的高科技“傻瓜产品”,才能从根本上治愈老年人对高科技产品的“恐高症”。而且,在社会已步入老龄化的今天,老年人市场也不能单纯以挣钱为目的,应把社会效益摆在重要位置,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这不仅是社会给予老年人的一种人文关怀,更是社会应该承担的责任。

    ■老年人要谨防消费陷阱

    采访中记者发现,许多保健品促销员专门在老年人聚集的地方,通过散发宣传资料、健康调查等方式和老年人拉近关系,熟悉后再让老年人填表建档,了解家庭成员、经济收入、健康状况、电话号码等信息。在逐渐得到老年人的信任后,他们就开始组织老年人参加“联谊会”,而这样的“联谊会”实际上就是保健品推销会。

    章贡区工商局公平交易局工作人员徐伟提醒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要慎购保健品,要分清保健品和药品的界限,保健品只是对身体可能有某些保健作用,但没有治疗作用,因此购买前要慎重考虑,不要轻信商家的虚假宣传。在购买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向医院医生请教,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和使用。老年人选购保健品和购买医疗器械时,最好与家人商量后再购买;要索取有关的票据资料;购买保健品一定要上信得过的商店、超市或保健品专卖店,对上门推销和来历不明的推介会一定要提高警惕,切忌有病乱投医。

分享: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李华林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