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由英国《金融时报》主办的“2010青岛国际金融高峰论坛”在青岛举行。在会上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美国版执行主编Gillian Tett表示,目前,全世界各国都在努力重构一个适度的全球金融体系。以下是回答实录。进入直播专题
提问:去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提出一个要建一个超主权的国际储备货币的概念,民间有一个民营的机构提出要打造一个新的全球的金融的信用评级体系,您对这两种超主权的货币,再一个就是全球新的信用体系,您的观点是什么?它的可操作性如何?
Gillian Tett:我非常高兴的看到中国的一些高层政府他们在全球经济问题当中,对一些货币问题进行了讨论,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当时提出的一些要求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我们看到有许多国家和高级政府比如说中国等等,他们都逐渐的显现在国际舞台上,在一些金融贸易关系当中,中国和美国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着眼未来我们看到,刚才您提到了很好的问题,您的问题也就是直白的说美国可不可以作为全球储备货币?这个问题确实是很好的问题。
我们如何从不完善的局面发展到非常完善的局面?如何才能构建出更高的金融系统?我们可以现在对于我们来讲,我们要在全世界从各个方面获得一致意见的话,也是比较难的,如何获得大规模的转变,如何对金融体系做出改革也是非常难的,我们也意识到人们动和西方的一些国家来进行现行的金融体系进行讨论,当时西方国家的一个专家指出,我希望有这样一碗粥既不是太热,也不是太冷,这就是对践行的金融体系的概括,这就是专家所指出的关于粥的理论,现在全世界各个领导者都在努力重构一个全球金融体系,我们应该让它适度。
在货币方面,刚才您谈到了一些关于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是不是被取代的问题,我相信很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专家都进行了严肃的讨论,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危机,我们都不希望能够再度有这样危机的发生,关于您的问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已经进行了很好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