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张茉楠:信贷疲软折射实体需求走弱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张茉楠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21日

2月社会融资总量出现恢复性增长,但新增贷款延续1月低位运行的态势依然显示实体经济需求疲弱的事实。

根据央行的初步统计,2012年2月社会融资规模为1.0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3912亿元。然而,尽管2月份社会融资总量出现小幅回升,但由于1月份社会融资总量骤降四成以上,因此,1-2月份社会融资总额相比同期减少4089亿元,信贷的疲软态势凸显。

分指标看,1月份,广义货币M 2增长12.4%,创2001年以来新低。2月,M 2同比增长13.0%。即前两个月的广义货币M 2增长均没有达到央行设定的全年M 2增长14%的指标水平。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7107亿元,同比多增1730亿元。1月份人民币新增贷款7381亿元,同比少增2882亿元。事实表明,进入2012年以来,已连续两个月新增贷款都不到1万亿元,均低于此前市场预期。

国内贷款增速下降明显,主要是由于新增贷款增长大幅减少。而新增贷款的减少,部分原因是银行贷款存贷比限制,而更重要的,中长期贷款增长乏力才是贷款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自2011年下半年开始,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和短期贷款增速呈现出明显的背离关系,中长期贷款增速持续下降,2012年1月企业当月新增中长期贷款仅2350亿元。尽管2月份,新增贷款未出现明显下降,出现了1784亿元的增长(仅占到当月新增贷款7107亿元的25%),但这主要是银行通过票据融资扩大规模所致,如果扣除巨额票据融资部分,那么实质性新增贷款其实还是出现了比较大的回落的。

中长期贷款乏力折射企业中长期投资意愿不足,而这也反映了中国实体经济中有效需求不足的现实困境。当前经济处于周期底部,实体经济扩张需求不足,尽管国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减缓了输入型通胀压力,但对于企业而言,消化这种压力则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一般来讲,订单一定下,利润上限即会锁定,生产期间原材料成本的上升需要自行消化。成本上升快,成本转嫁慢,实体利润被侵蚀,陷入了所谓“三明治陷阱”,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有钱,企业也不愿意进行新一轮的设备和资产投资。

预计在“三驾马车”减缓的形势下,不排除二季度新增信贷还会呈现“信贷疲弱”现象。从未来的流动性格局看,很可能出现金融体系流动性和实体经济流动性的进一步分化。对于实体经济流动性而言,更严重的问题在于社会融资增速的收缩将持续较长时间,外汇占款的平台式下降也使M 2增速继续下降。未来可能出现银行间流动性进入宽松状态,而实体经济流动性仍适度偏紧的分化局面。

因此,今年真正矛盾在于如何提升并满足需求端———实体经济的有效需求。然而,刺激需求不能仅仅依靠货币政策的微调,在外需严重低迷、成本上升压力难以有效化解、实体经济持续疲软的宏观环境下,国家更需要大规模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与此同时,通过财政倾斜支持企业进行技术研发投资,为迎接新一轮经济周期做好技术和竞争力储备。

分享: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