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银行 >> 正文内容

多家银行存贷比超监管红线 银行隐性加息揽储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张若斌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19日

  随着存款活期化的进一步加剧,商业银行为应对存贷比超标压力,纷纷“隐性加息”以吸引存款。据悉,截至今年4月底,我国商业银行总体存贷比已高达69.5%,排除票据融资影响后已经创下2004年12月以来的新高。其中,交通、招商、中信、民生、兴业和深发展存贷比均已明显超过75%的监管红线,揽储压力不言而喻。

  WIND资讯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款余额分别为66.3万亿和46.2万亿。由此可得银行业总体存贷比已达69.5%,虽然这一比率较今年2月份存款最为紧缺之时有所下降,也低于2008年1月份的近期新高,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2009年7月以来短期的票据融资纷纷转为中长期贷款,至今已有1.8万亿,若排除票据融资影响因素,则69.5%的存贷比已经创下2004年12月以来的新高。从银行抵抗风险的角度看,存贷比过高意味着银行库存现金存款准备金不足,应付客户日常支取和结算的能力严重下降。

  从一季报也不难发现,多数股份制银行存贷比已经明显超标,6月底前达标难度不小。各银行一季报数据显示的存贷比为:交行78%、招行77%、中信银行 77.91%、民生银行83.35%、兴业银行80.08%、深发展79.55%。6家银行的存贷比均明显超过75%的监管红线。

  “加息”揽储推升存款成本

  近期,在理财市场上,股份制银行纷纷加大了对公对私的揽储优惠力度。例如,深发展银行最近重新推出的“金抵利”产品就有这样的优惠:客户在该行存入9万元一年期定期,存款当天即可获得一条10克的金条以抵充利息。按照黄金交易所近期挂牌价,该笔存款的年利息为3%以上,相当于2.25%的法定年利率的1.3倍。为规避高息揽储的指责,该行在内部将其定义为一款保本型浮动收益的理财产品。

  同时,大部分银行以高息吸纳协议存款。某保险公司资管部告诉记者,4月以来,银行提供的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协议存款都比以往高出了5至10个BP,与去年同期形成鲜明对比。对此,中信证券国际认为,在银监会加强贷存比监管的背景下,高贷存比的股份制银行负债成本或将提高。

  国有银行同样为不断高涨的存款成本而发愁。记者从工行 获悉,该行近期要求各分支机构在保证客户和存款资源不流失的情况下,分期分批全额将3年期及以上存款转化为理财产品或1年期及1年期以内存款,以降低利息支付成本,并进一步加大对低成本负债品种特别是活期存款的营销力度,提高全行活期存款的比重,努力降低付息率。

  有分析认为,随着通胀预期不断升温,即使央行不加息,银行吸纳定期存款成本也已显著提升。居高不下的存贷比和存款成本,都将进一步制约银行发放长期贷款的意愿。

分享:

来源: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