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网络电视台 柳凤春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14日
近日,市民王女士在超市买了包济南雅奇客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晴晴客”红豆饼,吃了3块后发现生产日期是2112年2月13日,“早产”了100年。厂家解释说,是工作人员马虎印错生产日期,如买到可以免费退换。(齐鲁晚报3月13日)
食品安全仅以一句马虎了得。笔者曾在资料上看到马虎的通俗解释是:马虎既不是马,也不是虎。食品生产也是个良心买卖,生产着人们天天吃的东西,如果身上没有道德的血液,不顾食用者的安危。按其解释说是马虎印错生产日期,我们不禁要问,你是不是有配料上也马虎了,在卫生上也马虎了,在操作上是不也有违章之处。食品安全马虎不得,煳弄不得,也应付不得。
民为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当下食品毒、假、劣现象严重泛滥,毒米毒面毒丝,劣菇劣菜劣火腿,假烟假酒假酱油。拿着自己的血汗钱买“注水肉”、“毒豆芽”、 “致癌奶”、“地沟油”……“吃肉怕有激素,吃菜怕有毒素,喝饮料怕有色素,到底吃啥心里没数”,难怪有人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大家不禁呼吁,治乱世,用重典,让生产不安全的食品企业流产、破产。
从双汇瘦肉精、沃尔玛假绿色猪肉,食品安全让一些名牌企业一失足造成千古恨。在食品安全事件中,监管部门也是“权威媒体揭露、相关领导表态、几个部门突击、若干人员服罪、过段时间冷却”的“五板斧”,处理理念没有新意,手段方法陈旧老套,不禁让民众大跌眼镜,俨然是一个老年人耍太极式的执法,更在一定程度上让不少民众心生怒火。监管部门的分工各管一段,遇事推诿的监管,出现了“近10个部门管不好一根豆芽”的局面。要在立法上明确各监管部门的职能范围、明确追究责任的程序,杜绝相互扯皮推诿的困境。特别果对监管部门的失职渎职进行明确界定,一旦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追究直至引咎辞职。
从以往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一样,食品安全门仅因一事就能让处在销售火爆的商品下架回府打入冷宫,也能让一个名牌企业而一夜回到解放前。有网友爆料,一些地方监管部门的办公经费和工资福利主要依靠对经营销售业主罚款,违法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只要向监管部门上交“保护费”,即可恶性带病运行,监管部门已经养成“让生产者自己取样送检”、“在办公室看样品”的监督习惯,让监管流行形式,走了过场。
这让我们这个具有上千年“吃”文化的民族,一旦让食品安全一度失去了信心。总之,生产企业追求效益最大化,还是监管部门敷衍塞责,还是经销商来回徘徊,但最终伤不起的只有老百姓,只有没有选择权的民众。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