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银行差异化经营模式的特色发展之路
在进程发展的道路上,一个九年可以说是“弹指一挥间”,然而就是在这短短九年中,它用差异化的特色发展经营模式,竟然激起了行业的浪花,发展迅速壮大成为同行的领军企业,它就是兴业银行。而2007年2月7日在资本市场成功上市后,合理运用资本市场仅用三年的时间,兴业银行又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而这些发展的契机都要从“差异化”经营模式说起。
差异化——挑战银行传统零售信贷业务
作为传统的零售信贷业务,“在业内成为标杆的可以说是招商银行,他们的零售信贷业务起步于1994年,先是从借记卡切入,搞异地存取款,这样进而带动起了储蓄,然后储蓄带动了其它的零售业务综合发展,这是发展零售业务的一种比较标准的模式。”行长李仁杰向记者讲述。
而在差异化经营的模式下,兴业银行从抓资产入手,特别是在2005年抓住了中国的城镇化起步阶段,商品房大量涌入市场的的重要市场机遇,以按揭贷款为切入点,先发展优质资产客户群,再带动零售业务全面发展, “这样的差异化经营模式就建立起了优良的客户群体,跟传统的发展零售业务模式完全不大一样。”李仁杰自豪的向记者表述, “目前,兴业银行连续3年的储蓄存款增长率都排在同类银行的第一位,从原来的最后一名,不断向前赶超,差距在逐步缩小。”李仁杰说。
事实善于雄辩,在差异化的经营下,成功挑战传统零售信贷业务的发展模式,兴业银行无疑是成功了。
差异化——嗅出特定客户制定特殊金融服务
先从一个案例了解一下兴业银行是怎么制定的特定的金融产品的?
“有些大的国企会有几批应收账款,虽然不存在什么风险,但如果都挂在账上,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不是很好看。我们就帮助他们把这些应收账款证券化,卖给投资者。收益率比银行定期存款高,流动性也很好,既满足了投资者的需求,又满足了这些大企业客户的融资需求,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更加好看了。”李仁杰向记者表示。
而这仅仅是特定客户特定需求的一个差异化的开始,更为丰富的、多样化的差异经营模式兴业银行早已成为业界的标杆了。“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为上交所、深交所做证券清算服务,近几年在通胀预期避险的要求下,开始做黄金业务的准备,目前在这块领域里我们市场占有率最高。”行长李仁杰说。
据资料统计显示,兴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有一部分比较高的项目就是同业存款(放),平均每天大概在2800亿元到3000亿元的规模,占兴业银行的负债来源,高的时候达到20%至30%。据李仁杰介绍,这部分同业存放就是为中小商业银行、证券做清算带来的资金沉淀,对这些资金的运用,催生了兴业银行的资产管理、资金交易业务,形成了自己的又一特色,并又跑在同类型银行前面。
差异化——酝酿“汇通天下”,搭建“银银合作”
可以说“汇通天下”是银行业发展追求的最高境界,特别对于中小银行来说,要达到这一发展目标,在资金和规模上都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
而兴业银行带领的同业部发现了这一块最具核心竞争力和成长性的业务,开启了一片差异化经营“新大陆 ”——“银银合作”这一突破性的创意。
如何建立“银银合作”呢?而这种模式的优势又在哪里呢?记者就这些问题进行了一番了解。
记者了解得知,通过这个网络平台,这些中小银行之间互相代理,不仅可以弥补自身的服务网络不足,也可以吸收别人的结算资金为己所用,使银行之间实现彼此的网络嫁接,并通过业务的交叉销售,催生更多的业务类型,促进这个平台网络体系的价值增值。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身的网络扩张。
资料统计显示,目前,兴业银行银银平台柜面通、柜面互通目前已联网50家银行,连结网点超过10000个。2010年1季度,银银平台向中小银行销售理财产品金额达147.49亿元,银银平台完成结算量78.8万笔,结算金额995.56亿元,同比增长87%和266%。
差异化——国内首家赤道原则采纳金融机构
2010年1月9日的《纽约时报》曾评论认为,“中国正在引领绿色革命”。2008年10月,兴业银行正式采纳赤道原则,成为中国首家、全球第63家采纳赤道原则的金融机构。把绿色信贷和节能减排作为差异化经营战略的拳头产品。
俗话说的好“功夫不负有心人。”还是用事实说话吧,“有家火力发电厂,本不打算和我们合作,后来发现我们是绿色银行,在我们的流程里,能帮这家电厂补上环保课,帮他们体现社会责任,树立社会形象,他们觉得很好,就和我们合作了。”李仁杰激动的表示。
据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4月末(自2007年1月起),兴业银行累计发放节能减排贷款354笔,金额265.34亿元,兴业银行节能减排贷款支持的项目可实现在我国境内每年节约标准煤1376.88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3776.86万吨,年减排化学需氧量(COD)63.2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硫6373吨,年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364.5万吨,年节水量2008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