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安徽广播网 作者:许晖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12日
安徽广播网3月11日消息(记者:许晖)虽然在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方面,小额贷款公司是一支生力军,但其实他们自身也存在着身份不明、风险自担等种种问题。我省全国政协委员李卫华呼吁,给身份、给政策,扶持小额贷款公司健康发展。
李卫华委员说,小额贷款公司的身份现在非常尴尬,按照国家银监会的有关规定,小额贷款公司是工商企业而非金融机构,这种尴尬的身份导致小额贷款公司其实还不能真正参与金融市场,面临较高的运营风险。“没有身份,它就没有享受国家金融机构相同的待遇,这个待遇有几个方面:一个是小额贷款公司在银行存款,利率比较低,第二从银行贷款,不是以金融机构优惠的利率拿到贷款,是以企业的性质,融资的成本相对较高,第三税收高。”
今年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末,我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4282家,贷款余额3915亿元,全年累计新增贷款1935亿元,其业务主要面向小微企业、低收入群体和农户个人。李卫华委员说,由此可以看出,小额贷款公司在拓展民间投资范围,解决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方面正发挥积极作用。因此,他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交提案:呼吁给予小额贷款公司适当的政策优惠,支持其健康发展。“给身份,给政策,民间成立的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要享受与国家金融机构同等待遇,真正放宽民间资本进入各类市场。”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