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新增信贷创出9.6万亿元的天量後,中国今年开始严控银行系统贷款,由于企业信贷需求得不到满足,银行系租赁公司开始成为企业获取变相贷款的途径,融资性租赁业务需求大增。
“今年信贷收紧,租赁公司该忙乎了。”某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总监称,“回购、售後回租等方式其实就是抵押贷款,银行受额度限制不能贷了,就找租赁公司。其实这个风险还算可控,毕竟有真实抵押物。”
但从长远考虑,业界普遍认为,租赁公司不应沦为“融资工具”,深入发展经营性租赁才是出路,只是难度很大、障碍重重.短期来看,为了生存,“类贷款”替身的角色或仍将是很多银行系租赁公司的业务首选。
毋庸置疑,信贷紧缩政策大背景造就了融资性租赁的大行其道。而该业务成为银行系租赁公司的首选,更多原因还是“背靠大树好乘凉”,其银行大股东的背景无疑提供了优质客户资源的保障。
2010年中国宏观政策不再宽松,商业银行的每月新增贷款受到严格控制,1- 3月逐月下降,其中3月新增5,107亿元人民币,仅相当于去年同期的27%。信贷成为稀缺资源,但企业的融资需求依然强烈,于是各种变通手段层出不穷。
【据路透社文章综合整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