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曹远征:人民币国际化不是单相思是国际需求

来源:财新网    作者:成杰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12日

 

 

 

曹远征:人民币国际化不是单相思是国际需求
配图:人民币与美元。 高育文 / 东方IC

【财新网】(实习记者 成杰) “不要把人民币国化理解为中国的单相思的、一厢情愿的,它是一种国际需求”,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联系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对人民币国际化趋势作出这样的评估。

曹远征上周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长安讲坛上就此发表主题演讲。他认为,在经历这次金融危机后,美元不稳定问题更加突显,要克服以美元为中心的弊端,减少国际金融体系对美元的依赖,从而避免国际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其做法就是推进本币化进程。

他指出,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提出了本币化进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去年4月在三亚召开的金砖国家会议,提出要推进金砖五国本币化进程。在五国之间推广本币结算,有利于减少因美元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人民币作为一种本币,并且长期以来比较稳定,中国经济又长期向好,人民币成为可选对象,其国际化是由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造成的。”

曹远征指出,2011年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金额较前两年有快速增长,全年实现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额2万多亿元,相当于2011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的8%-9%。“做简单的估计,如果中国成为第一大贸易国,假如25%的贸易额是由人民币安排的,人民币一定会成为美元、欧元之后第三大贸易结算货币。而这种估计会在两三年后会实现”。曹远征这样预计。

曹远征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始于贸易,从长期来看应不止于贸易,这么做下去一定会对其他方面带来严重的压力。”

曹远征还表示,“人民币全面可兑换没有时间表,但是人民币国际化恰恰给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契机。这个契机在于能不能把资本项下开放和本币可兑换分开走。

他解释,“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资本项下43个科目中,中国只有3个科目进行实质性管制,分别是外商直接投资需要审批;中国居民不得对外负债;中国资本市场不对外资开放。根据去年8月李克强副总理在香港宣布的政策意图,在人民币项下外商直接投资可以开放。其次,中国企业已在香港发行700亿人民币债券,意味着中国居民可以对外以人民币负债。中国资本市场不对外资开放,但是可以对人民币开放。”

“如果这样的话,中国可能会创造一个先例”。曹远征如是说。

在谈及上海与香港的竞争与合作时,曹远征认为,两者就像一个机的两台发动机,上海负责将人民币“搞”出去,而香港负责把人民币“搞”回来,双方现在共同的利益是如何有利、有序、渐进的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分享:

来源:财新网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