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金融公司 >> 正文内容

担保行业规范化 为企业与银行搭桥

来源:中国网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08日

    “困境与机遇共存”,这正是当前国内中小企业面临的状况。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中小企业占据中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对GDP的贡献超过60%,为国家税收进出口贸易城镇就业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由于技术落后市场局限融资难等原因,国内许多中小企业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寒冬”,中小企业的发展在阵阵冬风中举步维艰。

  触目惊心中小企业遭遇金融危机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正行走在发展的刀刃之间,而“温州跑跑事件”却将中小企业的困境推到了世人的眼前。2011年4月,江南皮革董事长黄鹤三旗集团陈福财因债务危机仓皇上演 “路跑跑”,而后接连100余个老板跑路让所有人陷入震惊。在人们的声声惊叹中,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已然处于风口浪尖。

  “如果不介入民间借贷,情况或许会好一些”,一位业内人士指出。纵观温州老板集体跑路现象,其原因不外乎共同的一点企业资金链断裂。2010年下半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日益紧张,银行信贷资金连续紧缩,致使原本就“先天不足”的中小企业融资更加困难。据浙江省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7月末,在全省230多万家大中小企业中,仅有20余万家获得了银行贷款,覆盖率不足10%。由于中小企业硬件设施贫乏,抵押品少之又少,导致中小企业更难从银行获得融资,因此许多企业只好把目光投入到民间借贷中,使原本抗风险能力很差的中小企业,最终因无法偿还高额利息走上不归之路。

  如今,中小企业融资寒冬难以破冰,民间借贷更如饮鸩止渴,那么,各中小企业到底应该如何走出“融资难”的困境呢?

  “银行信贷具备一定的风险,必然要求中小企业提供必要的贷款担保,而事实上,许多中小企业的硬件设施早已在以往的借贷行为中被抵押,因此,担保难正是阻碍企业融资的一大瓶颈,这就需要担保公司为企业做出信用保证及融资支持。”来自银行的专业人士张先生指出。

  共抗寒冬担保行业助力企业突围

  早在几年前,担保行业尚且在“犹抱琵琶半遮面”中徘徊,可是近年来,担保行业却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夹缝中迅速兴起,这让人们不由想起“时势造英雄”这句古语。固然,担保行业的蓬勃发展应归根于当今的经济形势,却更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2010年以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手发布《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文件,鼓励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为担保行业做出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作为国内的金融监管权威机构,北京金融工作局也率先对北京担保行业进行了全面整治,并为中保兴业等一批具有融资性担保资质的机构颁发证书,在一系列政策举措之下,担保行业正在走向一条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之路。

  为解决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融资矛盾,各银行也与担保公司携手推出了相关业务。以民生银行(600016)(600016,股吧)为例,2009年2月20日,民生银行推出了小微企业贷款产品“商贷通”,为小微企业提供单笔不超过500万元平均100万元左右的贷款。2011年10月,民生银行再次与国内知名的担保公司中保兴业签订《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专业担保合作协议》,为解决中小企业信用不足融资难等问题提供了一条高效之路。来自民生银行的负责人指出,担保公司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贷款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垫资业务投资顾问等服务,同时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当债务人无力偿还贷款担保时,银行可以向担保公司行使追偿权,大大减弱了银行的信贷风险,因此,在从事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时,银行更乐于与担保公司合作。

  “据《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担保公司可以为企业争取到相当于企业净资产10倍的资金,确保企业快速便捷稳妥获得创业资金,选择担保公司进行融资不失为一种高效快捷的方法,但是,在选择担保公司的时候,必须注意公司是否具有政府授予的资质证书,并且一定要选择实力雄厚的公司进行合作。”中保兴业的客户经理如是说。

    如今,银行与担保公司合作为中小企业解决了融资困境,这种合作模式正日益显示出惊人的潜力。相信在担保行业的有益尝试下,中小企业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分享:

来源:中国网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