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赣州政经 >> 正文内容

赣南苏区发展振兴成为全国“两会”热议话题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任继众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08日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振兴赣南苏区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

  加快中央苏区发展振兴 责无旁贷

  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委书记苏荣在接受新华网记者专访时说,江西是著名革命老区,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25万多人,占全国的1/6,在革命战争年代作出了巨大牺牲。加快以赣南为核心的中央苏区发展振兴,既是老区人民的强烈愿望,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根据中央关于支持、扶助革命老区发展的精神,去年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促进中央苏区发展振兴的战略构想,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我们正会同国家有关部委抓紧研究制订支持中央苏区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并力争成为全国区域性发展战略。总体思路是,结合实施罗霄山特困片区扶贫攻坚,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制定扶持中央苏区发展振兴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政策体系,探索支持中央苏区发展县域经济、完善社会事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本公共服务、搞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创新体制机制的新途径。今年开始,省财政每年安排3亿元专项资金,集中支持中央苏区县和不是中央苏区县的国定、省定特困片区县,每个县每年安排1000万元,连续安排10年,让中央苏区人民群众尽快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

  3月5日,省委书记苏荣还在江西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当前,国际国内产业加速转移、资本加速流动、经济结构加速调整,中央扶持“三农”、支持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及中央苏区振兴、推进区域协调发展、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加大,为我们加快“进”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省长鹿心社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按照总理的报告要求,始终坚持民生为先、民生为重、民生为本,切实保障改善民生。今年筹集财政性资金500亿元,集中办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70件实事。大力推进中央苏区振兴,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3月5日,江西省出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在各界别分组讨论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省政协主席张裔炯在讨论中建议将中央苏区发展振兴规划上升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鉴于推动中央苏区发展振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他建议编制中央苏区发展振兴规划,给予中央苏区整体性、系统化的发展扶持政策。

  赣南苏区振兴上升成为国家战略

  “我准备写的其中一个建议是,把振兴赣南苏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全国人大代表、江西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廖进球说,苏区振兴的战略非常好,以赣州瑞金为中心向周边扩散,预计可以覆盖江西一半的县市。在这个区域经济总量相对要小,而人口较多,因此启动该战略,需要中央更大的政策支持和更多的投入。苏区为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作出了巨大贡献,现在国家发展了,让苏区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让苏区的经济社会有更大进步,义不容辞。该战略一旦批准,对江西是个重大利好,江西南北各有一个国家战略,会使江西的发展迈上新台阶。

  作为赣南的一分子,全国人大代表、寻乌县委常委、副县长廖丽萍更有一种急迫感。“我们与其他地方的发展差距不小。”廖丽萍说,赣州市2010年的人均GDP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60%、全国平均水平的45%。2月27日至3月2日,国家发改委一行已深入到赣南苏区进行专题调研,效果很好。“我们对赣南苏区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很有信心。”廖丽萍还撰写了《关于请求国家支持赣南苏区加快发展振兴的建议》,“这里面是900多万老区人民的心声”。

  借鉴西部大开发出台税收优惠政策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地税局局长、党组书记王平也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赣南苏区。他提交建议,借鉴国家支持西部大开发和新疆困难地区发展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对赣南苏区的支持力度。

  “主要是五个方面。”王平说,首先是对在赣南苏区设立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二是对在赣南苏区新设立的鼓励类产业企业,自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三是对注册在赣南苏区的符合规定条件的现代物流企业,享受现行试点物流企业按差额征收营业税政策;四是鼓励社会捐赠支持赣南苏区建设,对企业和个人向赣南苏区的捐赠允许在税前全额列支;五是将中央企业驻赣南苏区分支机构变更为独立法人,实施税收属地管理。

  “振兴赣南苏区,一方面争取中央的政策支持,一方面相关区域要利用政策的支持和倾斜的机会,加快发展步伐,使其达到或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抓住机会加快发展。”廖进球告诉记者,让中央苏区的发展步子更快些,人民生活水平更高些,为我们江西全面振兴、中部崛起奠定牢固的基础。江西如有两个国家战略,会使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建议提高稀土和钨等税额标准

  在政策方面,廖丽萍建议,将赣南苏区列为全国革命老区先行先试、加快发展振兴的实验区,并赋予特殊区域发展政策。赣南苏区整体执行西部大开发政策。在赣南苏区建立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将赣南苏区整体纳入国家“罗霄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规划”范围予以重点扶持,廖丽萍说,赣南钨储量和离子稀土储量全国第一,但均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只开采、分离和少量的粗加工,深加工和终端产品是一片空白。而赣南苏区是赣江和东江的源头,直接影响深圳、香港居民用水和江西赣江流域群众的饮用水安全。为保障生态环境,现在全面实施的稀土行业整治工作,预计每年减少财政收入25亿元以上。

  “要吸引大型深加工企业落户,要保护好生态环境,都需要资金支持。”廖丽萍表示,希望中央财政加大对赣南苏区均衡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力度,逐步缩小地方标准财政收支缺口。中央财政每年为赣南苏区发展振兴安排专项补助资金,用于提高赣南苏区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缓解各项民生事业配套压力。推进资源税改革,提高稀土、钨等原矿税额标准。

  昌吉赣客专争取提早至今年开建

  “要想富先修路虽然是一句老话,但确实是大实话。”廖丽萍感叹道。

  目前赣州主要交通的通达能力仍然较弱,对接范围仍然较窄,跨省区综合交通运输整体上还没有形成网络。京九干线等大部分交通区段运力饱和。赣州火车站始发列车只有3趟,至今没有南下的始发列车;高速公路网覆盖面不宽,尚有5个县未通高速公路;国省道干线等级低、路况差等外路仍占29%;仍有1.2万公里的乡村道路需要改造和硬化,206个乡镇没有客运站。

  在廖丽萍所要提交的建议中,提出希望国家在项目规划布局与审批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并在赣南苏区规划建设一批交通、能源、水利、产业等重大项目,突破制约发展瓶颈。“昌吉赣客专计划在2013年下半年开工,但我们希望能在今年开工,并延长至深圳。”廖丽萍说,在交通方面,建议支持赣南苏区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将赣南苏区铁路建设项目整体纳入国家铁路网规划,除昌吉赣客专外,加快赣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和赣韶铁路建设进度。将鹰瑞梅铁路、赣州至深圳客专、赣韶复线赣州至郴州铁路项目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并尽快实施。

  建设赣南苏区至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长株潭和西南地区的快捷交通走廊,打通赣南苏区省际高速公路出口路,将寻乌至全南、兴国至赣州、龙南至杨村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纳入国家高速公路网并给予补助。建设赣州至吉安三级航道,将赣州航运列入长江黄金水道支流发展规划。

  同时,赣州目前的能源瓶颈制约依然严重,缺电、缺煤、无油气,输送通道和网络建设滞后。廖丽萍提出建议,加快华能瑞金电厂二期、小型堆核电项目、1000千伏特高压电网等电力项目建设。支持赣南苏区创建国家新能源示范市。

分享: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李华林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