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产业公司 >> 正文内容

绿城招聘经纪人薪酬无上限 旗下楼盘不降价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赵晖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02日

    “你若来了,便是春天”,这是绿城董事长宋卫平文人式的招聘广告,在整个房地产业都在苦苦煎熬中等待春天的当下,宋卫平决定将销售模式全面转变为“经纪人模式”以扭转绿城当下正面临的销售僵局。

  在持续了三个周末后,绿城的经纪人招聘会仍在继续。

  高额佣金招人

  2月18日、19日,“绿城中国金牌行销经纪人招聘会”在绿城杭大路上的销售展示中心举行,两天时间,共有341人参与了面试,整个销售中心被挤得密密实实。

  绿城集团人力资源总监王秋菊对杭州当地媒体表示,在当天面试的341人中,基本取得意向的有181人,其中53人还成为重点关注对象,他们中很多人都是房产、奢侈品、汽车、金融保险等各个行业的销售精英。

  当天的广告显示,此次绿城集团将招聘“300金牌经纪人”,“具有新房、二手房、安利直销、保险产品、奢侈品、高端汽车、化妆品、金融产品等销售工作经验,拥有高端客户资源者优先”,而加盟的形式可专职也可兼职,任务就是“参与绿城各楼盘销售”。薪资方面,绿城的广告语给应聘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薪酬无上限”。

  “我是连续2月18日、19日两天都在招聘会现场的,发现较多的都是中介同行。”一家二手房代理公司的中介王如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她在听说绿城的提点比同行更高一些后,想去寻找是否有机会。

  根据楼盘销售任务的不同,物业类别的不同(别墅、排屋、普通公寓等),绿城会设定一个适合各自项目的提点区间,一般控制在总价的8%~15%。

  此前,绿城执行总经理傅林江公开表示,绿城在对经纪人完成一系列的培训后,将组建两家经纪公司,包括专职经纪人和比较自由的加盟经纪人,以公司为单位进行佣金计算。

  也就是说,这些经纪人会分成两个团队,用通俗的说法是:专职的和兼职的。

  “目前听到的说法是,原来的销售团队也都还没有解散,也就是说,这些都会变成专职经纪人,来面试的一部分人会划到专职经纪人中,还有一部分有可能是加盟经纪人。”绿城集团一位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

  有消息人士透露,此前宋卫平公开表示,宋卫平和他的办公室成员也有任务,3个人3个亿的任务。迄今为止,宋卫平亲自卖房,在寻找金主的道路上,已经完成了超过6000万的任务。

  模式备受质疑

  “今后,经纪人团队与销售团队,将是一个相互竞争的关系。”傅林江向媒体透露,今后杭州每一个项目,都会采取“2~3家销售团队+经纪人”的模式。

  也就是说,“所有的销售都被打通到一个楼盘中,原有的绿城的销售人员都存在内部竞争,同时也面临外来经纪人的竞争。”业内人士表示,这说明绿城有较大的销售压力,据估计,绿城现在杭州市场积压的在售楼盘就有10多个。

  更何况,绿城今年的销售任务已经下达,全年销售指标定为400亿元左右,去年公司的实销售额仅为353亿元。显然,2012年的目标对绿城而言仍任重道远。

  实际上,绿城的销售提成或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大部分房地产公司底薪加提成的模式,一些比较大的都可以达到千分之二的提点,加上基本工资,拿到手的数目同样可观。”滨江房产的一位销售人士表示,和绿城相比,这种模式相比较而言要保险,许多公司的销售底薪达到3000元/月,或者4000元/月,在现在行情不好的情况下,这种模式更易被接受。

  不仅如此,一些二手房中介公司为了防止挖人,还特意派了人力资源总监到绿城当天的招聘会现场去“侦查”,“我们的待遇并不差,算下来也有千分之四,或者千分之五,不同级别拿到的也不一样,如果有豪宅的资源,根本不用去绿城做代理,在二手房中介同样可以给绿城做兼职。”杭州一家二手房中介的董事长向记者表示,他并不看好绿城现有的模式,“奢侈品怎么可以采用地摊式的营销模式?”

  事实上,以SOHO当年的中国东海广场项目为例,每笔交易背后至少是1万个电话拜访,“像绿城走豪宅路线的,更是难上加难,整个杭州的经纪人也就50000人左右,这其中拥有高端客户资源的,不会超过5%。”业内人士分析,现在成交量这么低迷,就算5%全部被绿城所用,也未必能带来可观的销售额。

  傅林江也曾表示,这次主要是进行销售模式创新的探索,是对当下房产销售模式进行一次革命性的改变。

  豪言壮语的背后,到底能否改变绿城试图“全民卖房”的曲线救国?在绿城的计划表中,3月15日,就将组成经纪公司,这或许很快就能找到答案。

  更重要的是,在努力寻找“金主”的背后,是绿城死撑着不肯降价的事实,绿城在杭州在售的10多个项目,基本上都还维持原有折扣,如果贷款的话,最多也只能9.7折。在以价换量的当下,任何以不降价为目的的改变或许都无法带来明显的成交。

分享: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