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期央票4月8日重启发行;4月22日发行量升至900亿元。东莞证券分析师认为,这或是人民币升值的前奏,标志着我国将利用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来平抑国内通胀水平,以实现内外部失衡兼顾的局面。
历史经验来看,2004年下半年和2007年初我国都面临较大的人民币升值压力。而在升值压力不断增加的关口,央行于2004年12月9日至2005年5月26日期间连续密集发行3年期央票,为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改革升值奠定基础;同样,央行于2007年3月-2008年6月密集发行3年期央票。
东莞证券表示,2004年下半年至2005年二季度正是通胀水平较高的时期,而2007年初至2008年6月份是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最长最快的时间区间,这个时期也正是通货膨胀率不断攀升的时期。此外,由于本轮潜在的通胀是结构性的,而加息对于此种类型的通胀的作用并不明显。因此,这次3年期央票的发行可能预示着人民币将再次步入升值通道,并通过升值来治理结构性通胀。这样做的好处有三个方面:首先,缓解升值压力,减少贸易摩擦,提供较好的贸易环境。其次,可以通过人民币升值缓解通胀压力,以达到延缓加息,进一步维持经济稳定增长的作用。最后,最重要的是,通过人民币升值可以倒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增加企业出口竞争力。(葛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