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龚雯 许志峰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01日
□“十年股指归零”并不意味着投资者十年无收益
□推行投资者适当性安排首先把最没有股市风险承受能力的人群劝离出去
□千万不能以买彩票的心态来买股票,天上不会掉馅饼
□提倡长期投资,就是反对所谓炒,不赞成频繁进出
□发行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是使新股价格真实反映公司价值
□退市制度从原则上说,各方都高度一致,关键在于坚决、认真、周密、细致地付诸实施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使我国资本市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直接金融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如何看待市场的调整波动,监管改革如何进一步深化,围绕一系列备受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难点,新华社记者近日对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作了专访。
中国证监会主席 郭树清 (资料图)
直接融资依然严重滞后
记者:您从间接融资领域“转型”到直接融资战线,履新三个多月来最深的感受是什么?资本市场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作为证监会主席,当务之急您要着重抓好哪几件事?
郭树清:到证监会工作以来,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紧密的相互依存关系。实体经济是基础,是根本,“百业兴,金融兴;百业稳,金融稳”。同时,资本市场作为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对于引导社会储蓄转化为有效投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历经20多年风雨,我们已建立起一个市值排名全球第三的股票市场,一个余额居世界第五的债券市场,还有一个交易量名列前茅的期货市场。我国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有力推动着发展方式转变和创新型国家建设。
但要看到,我国直接融资仍严重滞后于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间接融资占比还是太高,集中了过多的风险。很多企业,特别是创新创业型企业,早期很可能也不太适合从银行获得资金支持。因此,需要不断提高直接融资的规模和比重,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我们的创业板、场外市场和私募债券都需要加快步伐。
现阶段的工作重点,我们明确了三句话:改善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其薄弱环节的能力;支持科技创新和文化进步。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