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赣州民生频道>> 赣州社会新闻 >> 正文内容

虔城频现衣着光鲜“差钱一族” 市民不要轻信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20日

    2月16日,晚报A7版以《拿什么让人相信你?》为题,刊发了近来虔城街头经常看到乞讨人员转来转去,向过往市民索钱的报道。当日,记者接到多名市民来电,称近几个晚上,在赣州市健康路、大公路、文清路等多个路段,见到几对衣着光鲜的“母女”,对过往行人打着问路的幌子,然后伸手讨钱。

  ●不少行人掏钱相助

  家住赣州市厚德路的钟志林老人告诉记者,2月13日晚7时许,他和老伴到奥林匹克广场一家超市购物,刚走出超市大门,两名手挽着手衣着整洁的女子就迎上前来。其中一名年轻女子问道:“爷爷,请问环城路怎么走?”钟志林刚要给她们指路,年轻女子马上说道:“爷爷,我和我妈钱包丢了,一天没吃东西,您能给点钱吃饭吗?”钟志林看她们不像骗子,就把超市找零的23元钱全部掏出来递给她们。钟志林说,此后他们又遇到了两对自称“母女”的问路人,结果又是“钱包被偷,无钱吃饭”,索要饭钱和路费。“看她们穿得这么干净,哪知道是街头骗子。”钟志林说。

  无独有偶。在赣南贸易广场经营电器生意的陈和国说,2月14日傍晚6时许,他正要打烊关店门,一对着装时髦的女子上前向他问路,随后又说钱包被人盗了,现差8元钱买火车票回家,请他帮帮忙。他就给了她们20元钱。谁想第二天早上在卫府里市场,他又看到这对“母女”在向行人讨钱,就想上前去揭穿她们的行为,可没等他靠近,两名女子可能见他面熟,立即扭头就跑,瞬间就不见了踪影。

  ●联系帮助转身即走

  听了几名市民的遭遇后,2月16日晚7时许,记者从奥林匹克广场出发,沿健康路向红旗大道方向行走,看看是否能够遇到市民所述的衣着光鲜“差钱一族”。

  当记者走到健康路与厚德路十字路口时,一名身着淡黄色羽绒服的年轻女子上前问路:“叔叔,东郊路怎么走啊?”记者停下脚步给她指路。“是这样的,我和我妈钱包丢了,你能给点钱吃饭吗?”年轻女子突然由问路变成了要钱。这时,不远处一名中年女子走到记者面前乞求道:“我们回家现在就差10块钱买火车票,还请你多多帮忙!”为了试探对方的身份,记者摸了摸口袋,说身上没有带钱,但可以打电话帮忙联系救助管理站。看到记者掏出电话,两人甩下一句“那就不用了”,转身闯红灯过了马路,向厚德路东段方向跑去。

  随后,记者由大公路东段往西段走。快走到钓鱼台路口时,记者驻足观望,看到一对女子挽着手,频频驻足向过往行人“问路”,大多市民不予理睬,但还是有市民掏钱。当她们问到记者时,记者亮明了身份,表示愿意带她们到派出所去求助。话音刚落,两名女子立即跑向马路对面的公交站台,登上一辆刚停下的19路公交车,一走了之。

  ●捂紧钱包不要轻信

  16日晚,记者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暗访,发现赣州中心城区衣着光鲜“差钱一族”确实存在,且不少市民很容易被她们的光鲜外表所迷惑,就如家住厚德路的钟志林,开始他就是因为看到对方衣着干净整洁,才没有怀疑她们是骗子。她们正是利用了众人的这种心理,而一次次让市民掏钱包。

  17日上午,记者就此采访了赣州市救助管理站业务科科长刘卿。刘卿说,近段时间,赣州街头出现了穿着体面,以钱包丢了等理由,向路人索要饭钱、路费的“差钱一族”。这在全国各个城市都有,有关部门也对此打击过。由于这类人流动性非常大,遇人又很有礼貌,很容易让人放松警惕,轻信他们。对此,刘卿提醒广大市民,如果遇到有衣着光鲜的人向你问路,随即改口讨要饭钱或路费的,一定要捂紧钱包,先摸清楚对方的情况,以免上当。此外,鉴别这类人是不是骗子,方法很简单,如果对方确实有困难,有人答应帮助联系警方或救助机构,他们一般不会慌张或拒绝,否则,这类人很可能就是骗子。(记者余书福)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责任编辑:余书福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