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赣州政经 >> 正文内容

2012年春运昨结束 我市发送旅客677万人次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刘芳 曾艳 谢若闲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17日

2月16日,为期40天(1月8日至2月16日)的春运工作已安全稳定地落下帷幕。我市道路、铁路、航空春运等共完成客运量677万人次。各地、各部门密切配合,措施得当,充分保障了春运平稳有序,较好地满足了旅客出行要求。

道路春运完成客运量586万人次

便民服务措施将延续

记者从市道路春运办公室获悉,其间,全市每日投放客车2926辆次,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已安全输送旅客586万余人次,客运量同比上升6.5%。春运期间,在保证正班发车的基础上还组织包车2705辆次、加班包车10099辆次,较好地满足了旅客出行的需要。

市道路春运办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今年道路春运与往年相比,具有“客流量大、单边运输突出”的特点,为此,我市道路运输参与春运工作的运政管理部门、汽运企业、汽车站等单位认真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以客为主、优质便捷”的工作原则,准备了充足的运力投放春运市场,在天冷雨多的气候条件下,较好地落实了安全生产措施,科学调配运力。比如,采取了运输车辆必须符合安全技术条件等9项安全措施,分别制定应对正常客流和高峰客流运输组织方案等6项措施统筹运力,加强与气象部门沟通、及时掌握道路管制信息并指导运输企业安全应对等3项应急保障措施。

同时,记者从赣州汽车站了解到,从近两天的客流来看,客流逐步回落,该站已恢复正常客运班次,日发送旅客1万人次左右,正常班次基本可以满足旅客出行需求。据该站相关负责人介绍,1月8日至2月16日,该站共安全发送旅客60万余人次。春运结束后,春运期间所采取的一些便民服务措施将延续下去,如增派站务人员引导旅客购票乘车、解答旅客咨询,增开售票窗口、延长售票时间,方便旅客购票等。同时,也将根据客流流时、流向及流量情况,随时对热点线路加密班次,确保旅客出行安全顺畅。

铁路春运完成客运量86万人次

实名制购票或成常态

2月16日,记者从赣州车务段了解到,今年春运,我市铁路春运共发送旅客86万余人次,其中,赣州火车站发送旅客总量达53万人次,同比增长5.5%。

春节前,“学生流”与“务工流”重叠,导致客流高峰提前,且更加集中;春节后,尤其是元宵节前后,“外出务工流”“学生流”和“探亲流”高度叠加,客流高峰期持续时间较长。

今年1月1日起,购票实行实名制。春运结束后,购票实名制还将延续,且有可能成为常态购票方式,旅客需凭有效身份证件购票。同时,旅客也可以通过电话购票或进行网上购票。

为缓解旅客购票难,春运期间,赣州火车站在站前广场特别增开了临时售票窗口,春运结束后,临时售票窗口和临时候车棚将被撤销。据赣州火车站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客流相对平缓,旅客购票容易了许多。同时,为满足旅客出行需求,春运结束后,南昌至汕头以及九江至深圳西两对临客仍继续开行。

为确保春运平稳度过,赣州铁路公安处在管辖区域内各车站投入春运安保力量473名,有效保障了警力需求。为加强安检力度,春运期间,铁路公安处增调了赣州工务段机关干部投入到手检查危工作中,有效充实了安检力量。此外,针对管内赣州站改造施工,易发生旅客出现绊倒、踏空等情况,组织专人对站台进行了实地勘察,对易造成旅客乘降的不便和安全隐患逐项列出,向车站提出画警戒线、上提示牌等安全防范措施,有效杜绝了旅客挤死、挤伤、摔伤事件发生。

航空春运完成客运量5.4万人次

节后出行应尽早订票

2月16日,记者从赣州航空发展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了解到,2012年春运期间,赣州共起降762个航班架次,保障运送旅客5.4万人次。

根据最新数据统计显示,上海、广州、北京、深圳是今年春运的热点城市,四大城市进出港旅客人数分别占今年春运旅客总数的21.5%、14.4%、10.2%和9.2%,占春运进出港总人数50%以上。其他航线方面,自赣州航空去年将“南昌至赣州”往返航线增至每天2班以来,为南昌、赣州两地旅客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出行条件。据统计,春运期间“南昌至赣州”往返航线共运送进出港旅客0.46万人次,占春运进出港旅客总数的8.5%,仅次于深圳。

记者从赣州航空售票处获悉,根据近期旅客订票数据显示,各航线航班机票价格开始回落。目前,赣州至全国各城市机票均有折扣。其中,赣州至成都、南昌、海口航线有少量3折机票出售,赣州至广州、深圳、厦门等航线机票票量充足。另外,赣州至北京、上海方向的机票依然紧张。赣州航空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旅客节后出行应尽早预订机票,以免耽误行程。

分享: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