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李启峰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14日
●坚定不移地走绿色路、打生态牌,大力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
●县(市)拥有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数量列全省第一
在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中,齐云山自然保护区名列其中,成为我市第二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年来,崇义县坚定不移地走绿色路、打生态牌,大力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目前该县已建立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阳岭、章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县(市)拥有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数量列全省第一,构筑了保护“一湖清水”的绿色生态安全屏障。
崇义县拥有林业用地259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88.3%,为全国县级之最。长期以来,山区百姓“靠山吃山”,林业产业一直是该县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如何在资源开发与保护中寻找平衡点,也就成为该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为此,该县始终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原则,确立了坚定不移“走绿色路、打生态牌”的发展战略,将全县259万亩林区划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两大类,并对生态公益林进行科学规划。在108万亩公益林中,该县选择罗霄山脉与南岭山脉交会处的诸广山脉,建设了25.6万亩以国际候鸟迁徙通道、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脆弱保护为目的的齐云山自然保护区;在“五河一湖”章江源头建设了15.6万亩以水源保护为目的的章江源自然保护区;选择县城周边建设10.8万亩以群众休闲、生物多样性科普宣传为目的的阳岭自然保护区。
为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该县自筹300余万元资金用于建设保护区基础设施,向上争取到省级自然保护区专项资金210万元,进一步完善了自然保护区标桩立界等基础设施。同时,县财政还安排了专项资金用于自然保护区申报工作。此外,为切实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该县还建立健全了《保护区管理工作制度》《野外巡护工作制度》等规章制度,为自然保护区配备了80名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的工作人员,在当地村民中聘请了63名护林员,建立了群防群治网络。
通过加强建设和管理,该县自然保护区建设质量得到较大提升。齐云山森林生态系统,珍稀濒危物种分布区、国际候鸟迁徙通道以及“五河一湖”源头等重点区域在自然保护区内得到有效保护。现已查明,该县保护区有2843种高等植物、394种野生脊椎动物、1364种无脊椎动物,种群数量稳定增长,物种基因库进一步丰富,牢牢构筑了保护“一湖清水”的绿色生态安全屏障,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自然保护区已成为崇义良好生态环境和推介崇义绿色生态品牌的最亮丽名片,先后吸引了复旦大学、江西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南昌大学等科研院所大批专家学者前来开展交流合作,并建立了“上海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室科普教学基地”“江西省农业大学科普教学基地”,极大地提升了崇义在省内外的影响力,拓展了崇义对外交流合作的空间。(李启峰)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