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成都商报 作者:张蒙 杨斌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13日
龙年伊始,一则可能影响整个担保行业格局的消息在业内迅速传播。
一家国有大型银行下发内部文件,要求在融资担保业务上要“严格准入”,原则上主要与政府全资或控股的政策性担保公司合作,大量民营担保公司或将被拒之门外。
上周,记者从该行证实了这一消息。在采访了四川省中小企业信用与担保协会以及本地多家担保公司后,记者还了解到,这家国有大型银行目前确已暂停了与民营担保公司的合作,而其他银行在银担业务上也有收紧趋势。
一国有大行已发文
上周,记者通过相关渠道,辗转拿到这家国有大型银行的内部文件,其主题为“融资性担保机构信用风险管理办法”,落款时间是2011年12月。
该行强调,对担保机构的管理要遵循“严格准入、统一授信、全面监测、动态调整”的原则,主要与政策性担保机构进行合作。据业内人士介绍,所谓政策性担保机构,是指中央部委、省区市全资或控股设立的专业担保机构。
同时,该行还对申请准入的担保机构作出了多项硬指标规定,比如:必须获得监管部门核发的经营许可证、实收资本在1亿元(含)以上,且信用等级在A3级(含)以上、近三年来与银行的合作无不良履约记录等。
一位内人士表示,整个办法几乎就没有将民营担保机构纳入合作的范围,明显是在收缩银担业务战线。
据了解,由于近年来一些机构打着“担保”的旗号,非法开展高息揽储、集资等活动,2011年上半年银监会协同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整个担保业的清理整顿,同时,监管部门也三令五申,要求各家银行严格准入,控制担保业务信用风险。
多家银行有收紧之势
记者调查发现,不仅仅是上述这家国有大型银行,其他银行在银担业务的合作上也越来越谨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