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信息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10日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江西经济发展取得丰硕成果,实现新五年规划开门红。继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突破1万亿元大关之后,去年诞生了GDP、投资、工业园区三个新“万亿”。经济的突破,居民收入增长,就业机会大增,吸引了大量原本前往省外务工的人回到了省内。9日,来自江西调查总队的监测数据,去年我省外出务工人数780万人,出省人数首次出现下降,而在省内务工人数则大幅增长。
离家在省内务工人数首次突破200万
据江西调查总队对全省35个县农民工监测调查显示,2011年全省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达780.2万人,比上年增加61.9万人,增长8.62%。到去年末,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为733.7万人,比上年增加41.7万人。基本上是家庭和认为务工收入低等原因,有46.5万人正常返乡,上年末返乡的人数为26.3万人。
而在全年外出务工的780.2万人中,省内从业人数首次突破200万人,达211.3万人,比上年增加63.3万人,剧增42.77%。
出省务工人数首次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一直以来,由于沿海经济发展快,我省农村每年出省务工人数持续上升,这一现象,去年则发生了逆转。调查统计显示,去年我省农村外出劳动力总量保持增长态势,但出省的首次出现下降。去年全省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中,省外从业人数达568.9万人,比上年减少1.4万人。从在省外、省内务工占总外出人数占比看,为一降一升:2010年分别为79.7%、20.3%,去年则为72.9%、27.1%。
另外,去年末全省农村外出在省外从业的劳动力为535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14.4万人;省内从业的劳动力为198.7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56.1万人。年内和年末省外从业的劳动力比重分别较同期下降6.48和6.47个百分点,显示出向省内回流趋势在加快。而在2010年还是“双增”形势,全省外出务工农民增加21.1万人,在省内的增加12.3万人,到省外的增加8.77万人。
农村外出务工人均月收入约1822元
据对农民工监测调查显示,2011年我省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人均月收入水平为1821.65元,比上年增加247.94元。分产业看,第二产业人均月收入为1805.50元,比上年增加250.51元;第三产业人均月收入为1847.76元,比上年增加228.05元。
以从事的几个主要行业看,收入水平较高的是交通仓储和邮政业、建筑业和制造业的从业人员,月均收入分别为2329.69元、1921.64元和1781.15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5.48、8.97、17.42个百分点。
从人均月收入分组来看,收入在600元以下、600~800元和800~1200元、1200~1600元的人数比重为0.49%、0.49%、13.34%和28.10%,比上年减少0.20、1.69、7.85和6.02个百分点。收入在1600~2400元、2400~3000元和3000元以上的人数比重为39.40%、9.14%和9.05%,比上年增加7.11、2.04和6.61个百分点。
观察
GDP过万亿吸引更多人才回流
江西调查总队分析,我省外出务工人员加速回流省内,从侧面反应我省经济经过多年的平稳较快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实现新的跨越,去年GDP首次超万亿元。工业强省的效果进一步显现,各工业园区在做大做强,就业机会增加,就业环境改善,吸引了许多原本出省务工的人选择留在省内。大量人员的回流,有利于缓解企业用工偏紧的现状,从而推动我省经济的发展。不过,也要看出,企业待遇提高一方面吸引了出省务工人员留在省内,另一方面使得企业的成本也在上升。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因涨薪有限,留住人才并不容易,使得结构性的“用工荒”依然存在。
统计数据显示,2006~2009年,我省经济每年跨越一个千亿台阶,由4820.5亿元增加到7655.2亿元。2010年,一步跨越两个千亿台阶,突破9000亿元,达9451.3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3.2%,是改革开放以来年均增速最快的时期;2011年增速12.5%,已连续10年保持10%以上的增速,经济总量的不断跨越,是外出务工人员加速回流的重要前提。
另外,2010年江西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的工业园区达到34个,2011年增加到48个,一年之内增加了14个,主营收入达到1.3万亿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超800亿元的园区有1个、超500亿元园区4个。“今年,将提高工业园区规模总量,力争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园区1个,超500亿园区6个,过百亿园区60个。”这是省工信委今年的目标,工业园区的进一步做大做强将吸引更多本省外出务工人员回流。
■周伟、记者秦谦/文